善用经方知常达变听中医名家王三虎教授讲
2018-3-20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次王三虎教授医院坐诊已有两年多了,每次轮到他坐诊医院都挤满了来自全国各地专门来挂他门诊号的患者,多以肿瘤患者为主,也不乏其他病种的患者。笔医院的工作人员,但很少能近距离地与王教授接触。年11月第一期“王三虎经方抗癌进阶班”在我院举办的时候,作为一个中医爱好者非常想旁听课程,但想到这是收费课程,里面也全是一线的临床中医师,担心被拒绝故而未能成行。后听到12月份第二期仍然在我院举办,通过王教授的助理表达了想旁听课程的意愿,王教授很痛快地回复“可以”。
年12月22日起,“王三虎经方抗癌进阶班第二期”如期举办,来自全国的20多位临床中医师再一次聚在一起,向王三虎教授学习经方抗癌思想。笔者作为一个对中医一知半解的“蹭课”人员惴惴不安地混在其中,“与优秀的人在一起你也会变得优秀”念头让我有点沾沾自喜,与有荣焉。
正如网传的一样,王三虎教授讲课风趣幽默,句句金言,每每提出一个新的论点不仅顺手拈来《伤寒论》字句论证,同时也能结合自己临床的诊疗经验加以验证。王教授对方剂的学习、理解、运用、领悟、化裁、创新,已然是中医大家风范,令人折服。
“风邪入里成瘤说”是王教授在中医治疗肿瘤领域提出的新思想、新学说。他指出早在《灵枢·九针》中就有“四时八风之客于经络之中,为瘤病者也”一语,这是风邪入里成瘤说的经典论述。他通过多年的观察和总结,提出心神不安是邪风入里的内在条件,春、冬两季是风邪入里成瘤的主要季节,多种因素综合是邪风入里成瘤的病机特点等观点。更主要的是明确了风邪入里的临床表现:瘙痒、疼痛、面目色变、多汗恶风、完谷不化、远处转移等。风邪入里成瘤实质是风邪与寒、热、湿、痰、气机、津液、瘀血等夹杂致病,主次先后变化快,涉及脏腑经络多,病情轻重差异大。他还详述了风邪入里成瘤的应对方剂——独活寄生汤及丹参膏。
风邪入里成瘤验案:钟女士,37岁,柳州市人。年2月21日以腰及全身关节疼痛半年为主诉,在我院行MRI,发现L4~5平面小结节影为6mm,考虑神经源性肿瘤可能性大。药用(农本方):独活12g,羌活10g,防风10g,威灵仙20g,熟地黄20g,骨碎补20g,龟板10g,当归12g,川芎12g,赤芍12g,葛根30g,全蝎6g,蜈蚣5g,路路通10g,皂角刺10g,鹿角霜10g,5剂,每日1剂,开水冲化,分2次服。
年3月13日第5诊,病情稳定,患者自述剧烈运动后遗尿,乃在上方基础上加补气的黄芪30g,党参12g,白术10g,7剂,每日1剂,开水冲化,分2次服。年5月26日第18诊,自述全身关节疼痛渐次消失,小便复常月余。复查MRI,提示腰椎失稳,未见占位性病变。
人体内可以出现寒热并存的病理现象,中医叫寒热错杂,比如上热下寒或上寒下热。但“寒热胶结致癌论”、“燥湿相混致癌论”是王三虎教授经过多年临床诊疗经验研究得出的新论点、新思想,可以说为中医治疗肿瘤打开了新的思路。未听王教授课前,常听说他早年以伤寒扬名,伤寒论条文倒背如流,当日旁听听王教授课感觉确实如此。他提及自己在临床上常以经方抗肿瘤,常能得心应手,后期更是在经方的基础上,经临床的反复验证,自拟10余首治疗肿瘤新方,如有专利证书的海白冬合汤、软肝利胆汤、二贝母汤、三草牛角汤,经老中医验证被老中医收编进专业书刊的全通汤等等,不胜数枚。王三虎教授另一个新论点同样让我耳目一新。他认为,中医虽然是以辨证论治为特点,但他更主张在辨病论治体系下辨证论治。我们这些不是专业人士但也知道中医讲究辩证论治,但稍微研读过中医发展相关书籍的人会发现,古代中医是讲究辩证与辨病的,只是明清之后,辨病式微,开始过分推崇辩证了。东汉张仲景《伤寒杂病论》全书皆以辨某某病脉证(并)治为篇名。《伤寒论》阐述外感病,提及约40个病名;《金匮要略》论治杂病,提出约个病种。《伤寒论》以六经病分类,先列总纲,再按具体病名分类,最后详尽地分析脉证,包括传变、合病、并病、变证等的演变及预后,并提出具体的治法方药,很显然是在辨病基础上进行辨证论治。在《金匮要略》中,往往一篇之中并列数病脉证并治为篇名,如“肺痿肺痈咳嗽上气病脉证并治”“疮痈肠痈浸淫病脉证并治”等。书中所列病名,如疟病、霍乱、中风、历节、肺痿、肺痈、肠痈、狐疝、蛔虫病、消渴、胸痹、青盲等,无论从古代和现代的观点看都属于“疾病”名称。这部分内容无疑是在辨病的基础上再辨证论治。《金匮要略》全书共载方,在种病中种都有方药或针刺等治疗,书中多数是一病用一方,可见是以辨病治疗为主。
连续三天,王三虎教授上午讲课,下午门诊带教。在下午门诊跟诊中,笔者又发现了王三虎教授对中西医治疗肿瘤的看法。多位肿瘤患者询问王教授,选择中医治疗肿瘤的同时,还需要继续做西医手术、放疗、化疗吗?在王三虎的言语中,笔者总结出来,王三虎并不排斥手术、放疗和化疗。他认为,化疗和放疗是有效治疗手段,可以适时适度运用。同时,他提出,肿瘤治疗不能只看到肿瘤切没切、缩小与否或化验指标的正常与否,应该以人为本,根据个体差异,轻重缓急,选择能接受的治疗方案,无论是中医治疗肿瘤、西医治疗肿瘤,都是为了延长患者生存时间、提高生活质量、防止复发和转移为最高目标。
每天下午王三虎教授诊治患者颇多,复诊率高,常常听到“第38次复诊”、“第24次复诊”、“第56次复诊”、“年第一次来的”“江苏过来的”“柳州过来的”……有一个患者令笔者印象深刻,特意拍了他的病历整理如下分享给大家:
患者田某,男,32岁,西安人。年10月13日初诊,主诉:皮肤黄疸严重,瘙痒半月,大便干,小便黄,医院检查,胆管扩张,胰管扩张,血清总胆红素.60umol/L,直接胆红素.50umol/L,西医无法明确诊断,考虑为恶性淋巴瘤。诊查:舌淡,苔白,脉沉弦,药用大柴胡汤,7剂。10月30日,复查血清、肝功,肝功明显下降,血清总胆红素67.90umol/L,直接胆红素58.50umol/L,王教授建议继续守方。11月18日五诊,复查:血清总胆红素59.10umol/L,谷丙转氨酶88u/L,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52u/L,r-谷氨酰转肽酶IU/L。12月22日,第九次复诊,诊查:目黄、目困,舌苔薄,脉滑数,上方基础上加守宫和虎杖,9剂。
据患者阐述,初患此病心理压力比较大,因为西医没办法明确地告诉他是什么病,但经王三虎2个多月的中医诊疗,身体明显有了好转,症状也在逐渐减退,对治愈的信心也越来越明确。
这样的患者有很多,刚来时多数是刚手术完或放化疗后身体虚弱得连坐着都办不到,患者及家属对治愈信心不足,心理负担大,可经王三虎老师多次诊疗后身体真的有逐渐好转,各项检查指标也在往好的恢复,无论是患者本人还是家属好像卸下了重重负担,有了笑容有了希望。这一点可以从精神面貌上很明显地区分出初诊患者和复诊患者出来。
“善教者使人继其志,善歌者使人继其声”,我想说的就是王三虎教授吧。三天的“王三虎经方抗癌”学习结束了,但中医抗癌的道路还很漫长,希望所有的学员能继承王三虎教授的抗癌思想,为中医抗癌发挥各自的作用。
往期精彩回顾:
医案报道
中医名家郑玉清治愈肝血管瘤1则
女性话题
乳房健康20问
名医堂︱梁永明——她有一双治疗乳腺病的圣手
健康知识︱身体患癌后,发出的第一个信号是什么?
健康知识︱盘点腰椎间盘突出的6种常用治疗方法
中医知识︱治疗动脉硬化的3个小偏方速收藏不谢~
名医堂︱中医治肿瘤,“吃得好、睡得着、心情畅”最重要
名医堂︱医带医路让世界更了解经方
病案报道︱老公说,幸福来得太突然
病案报道︱手脚“哆嗦”身形消瘦这是肿么了?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