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症状到诊断异常升高的CA199
2018-4-30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次点击标题下「蓝色名」可快速
作者:李晨沙悦郭涛
单位:中国科学医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
本文刊于:中华全科医师杂志,,16(08):-
摘要CA19-9是临床常用的肿瘤指标之一,特别是用于胰腺恶性肿瘤的诊断及随诊中。报道1例自身免疫性胰腺炎,临床表现为腹痛、黄疸及体质量下降,CA19-9明显升高,影像学检查不典型,易与胰腺肿瘤混淆,以探讨CA19-9升高的临床意义及自身免疫性胰腺炎特点。
正文29岁青年男性,因"上腹胀痛2个月,黄疸2周"医院消化科门诊。2个月前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持续局限性左上腹胀痛,于外院诊断为"胃炎",予质子泵抑制剂(PPI)治疗效果不佳。2周前出现巩膜、皮肤黄疸。病后精神可,睡眠、胃纳差,小便颜色加深,大便表面油脂漂浮,可见食物残渣,体重下降从92.5kg降至75.0kg(下降17.5kg)。查血常规:白细胞计数(WBC)10.27×/L,分类中性粒细胞0.;肝功能:总胆红素(TBil).4μmol/L,直接胆红素(DBil).2μmol/L,总胆汁酸(TBA).6μmol/L,谷氨酰转肽酶(GGT)U/L,碱性磷酸酶(ALP)U/L,AST79U/L,ALTU/L;高敏CRP(hs-CRP)22.11mg/L,ESR28mm/1h;IgGmg/L,CA19-.0U/ml(正常值37U/ml)。腹部超声提示轻度脂肪肝,胆囊增大,胆囊壁毛糙增厚,胆总管增宽,胰腺增大。腹部MRI示胰腺饱满,胰头增大;磁共振胰胆管造影(MRCP)示胆总管增宽,未见胆总管结石(图1)。
图1患者的腹部MRI示胰腺饱满,胰头增大;胆总管增宽,未见胆总管结石
青年男性,病程2个月。主要表现为上腹痛、黄疸、体质量下降及CA19-9明显升高。在中老年人中,需考虑胰腺癌或十二指肠乳头肿瘤等可能。但患者为青年男性,非肿瘤好发人群,应重点鉴别相关良性疾病,同时除外恶性肿瘤。实验室检查示胆红素升高以DBil为主,同时MRCP提示胆总管增宽,考虑为肝外胆汁淤积性黄疸。急性病因包括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胆总管结石、急性胆囊炎及急性胰腺炎,十二指肠溃疡球后溃疡及Mirizzi综合征较少见[1]。慢性病因包括慢性胰腺炎、自身免疫性胰腺炎(AIP)、胆囊癌、胰腺癌及壶腹癌,腹膜后纤维化[2]、先天性胆管扩张及乳头综合征不常见。因患者无发热,病程较长,结合胰腺增大,考虑胰腺炎可能,胰腺癌不除外。
门诊诊断AIP可能性大,但查IgG4正常,CA19-9明显升高。分析影像学:①胰头巨大,可能存在占位性病变,致胰腺炎,引起继发的胰体胰尾肿大;②全胰癌也存在可能[3]。因Ⅱ型AIP在亚洲人群中罕见,且考虑该患者恶性肿瘤不能完全除外,故收入院进一步诊治。
入院后患者腹痛已缓解,诉周身瘙痒明显。复查生化:TBil.9μmol/L,DBil.2μmol/L,GGTU/L,ALPU/L,AST47U/L,ALT82U/L,Cr(E)71μmol/L;hs-CRP10.34mg/L。胰腺功能:血清淀粉酶(AMY)14U/L,LIP55U/L。乙肝:HBsAb(+),为36.10mU/ml,余正常。予熊去氧胆酸退黄及胰酶助消化治疗。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PET-CT)检查示胰腺弥漫性代谢增高。超声内镜下见胰腺形态饱满,回声减低,未见明确占位病变;胆总管增宽1.5cm,胆总管末段狭窄,管壁均匀增厚。行穿刺活检,病理见胰腺导管上皮细胞及少量炎细胞,未见瘤细胞。
PET-CT及超声内镜+穿刺活检均未提示恶性肿瘤。结合其影像学(全胰腺大)、IgG4(正常)、炎症指标升高,诊断为Ⅱ型AIP。症状方面,AIP造成胰腺组织肿胀破坏,可引起腹痛;AIP累及胆总管末端,导致黄疸;胰腺功能受损,胰腺外分泌受损,胰酶缺乏,出现脂肪泻。而体质量下降可能与进食不佳、脂肪泻相关。但该患者胰头肿大突出,肿瘤指标较高,病理检查未见典型特发性导管中心性胰腺炎及粒细胞损害,考虑为不典型AIP。根据年AIP诊断共识国际,经验性加用泼尼松龙50mg治疗[4]。
年5月23日患者开始使用泼尼松龙50mg,黄疸、皮肤瘙痒症状均改善,1周后(5月30日)复查Tbil.9μmol/L,CA19-.5U/ml,较前明显下降。住院期间监测血糖,发现空腹及餐后血糖均升高,加用胰岛素治疗。
患者年5月27日出院后规律随诊,自6月起腹痛、腹泻基本缓解,周身瘙痒于6月下旬消失,黄疸7月初消退。胆红素及CA19-9恢复正常。7月6日行腹部CT平扫示胰腺体积略小,胰周脂肪间隙模糊,胆囊略饱满。因肝功能正常,8月中旬将泼尼松龙改为泼尼松,每2周减2.5mg。激素不良反应:①激素相关糖尿病:目前清晨甘精胰岛素注射液(来得时)10U治疗,空腹血糖5.2mmol/L以下,餐后血糖10mmol/L以下,HbA1c6.5%。②体质量增加,从75kg增加至83kg,满月脸。③WBC升高,维持在11×/L左右。患者目前恢复工作,戒烟限酒,正常饮食,规律运动(游泳)。
激素治疗后患者症状缓解,实验室指标恢复正常,胰腺体积缩小。根据年《自身免疫性胰腺炎诊断国际共识》[4],该患者可诊断为Ⅱ型AIP。
点评年,Koprowski等[5]在人的结肠癌细胞中发现一种单克隆抗体,被命名为CA19-9。之前认为与结直肠癌相关,现在成为胆胰恶性肿瘤的肿瘤标志物。当CA19-9大于U/ml时,对胰腺癌诊断的特异性99%[6]。但在许多良性疾病中,CA19-9也会增高,如胆囊胆管结石、慢性胰腺炎、肝炎、肝硬化、肾衰竭、十二指肠溃疡、胃肠息肉、糖尿病及肾囊肿[7]。
查阅文献发现4例详细的关于CA19-9在良性疾病中U/ml的病例报道:年Murohisa等[8]报道的65岁老年女性,CA19-9达U/ml,诊断为胆总管结石;年Sheen-chen等[9]报道的68岁老年女性,因远端胆总管结石入院,检测CA19-9为.8U/ml;年Marcouizos等[10]报道的79岁老年女性,诊断为胆总管结石,检测CA19-9达U/ml;年Ito和Gejyo[11]报道一例特发性肺间质性肺炎的患者血清CA19-U/ml。前3例患者均为胆总管结石致黄疸,治疗后CA19-9均降至正常。
考虑CA19-9升高原因如下:①炎症或导管内压力刺激导管上皮细胞,使其产生更多的CA19-9;②梗阻致胆管压力增高,造成胆管内高浓度CA19-9入血;③CA19-9自胆管上皮细胞直接入血;④胆管炎产生的炎症因子很可能也起一定作用[8,12]。
本病例为AIP并发胆总管下段狭窄,与结石梗阻有类似之处。AIP可分为2型:Ⅰ型为经典型,是IgG4相关系统性疾病累及胰腺的表现,伴有血清IgG4水平的升高,可合并胆管狭窄、涎腺炎、肺结节、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腹膜后纤维化及间质性肾炎等其他器官受累表现[13];Ⅱ型AIP的血清IgG4多在正常范围内,常常不伴其他器官受累,部分患者合并炎症性肠病(可作为支持性诊断),病理检查提示特发性导管中心性胰腺炎或胰管内粒细胞上皮病变,伴胰腺实质内极少或无IgG4阳性细胞浸润[14]。Ⅰ型及Ⅱ型AIP均可使用激素诱导缓解。约半数Ⅰ型多在激素治疗3年后复发[15],而Ⅱ型复发率较低,但暂无研究统计[16]。
该患者的诊治经过提示,在诊疗的过程中要保持对少见病的警惕以避免临床上的误诊误治;同时对目前泛滥的肿瘤标志物检查,需保持客观理性的态度,认真分析其增长的原因,避免引起患者的恐慌。
参考文献(略)
赞赏
长按向我转账
受苹果公司新规定影响,iOS版的赞赏功能被关闭,可通过转账支持。
北京那里有好的白癜风医院白殿疯不治会怎么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