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怕一女子体内居然取出这样的东西她常

2017-3-28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

前几天,医院外科接诊了一个因上腹疼痛难熬入院的患者,当医生从她的胆囊内取出多条黑色蠕动的肝吸虫时,她才弄明白引发自己上腹痛的“罪魁祸首”,竟是咱们江浙人非常喜爱的一种饮食习惯……

女子上腹部疼痛

在胆囊里发现了大量黑色小虫

魏女士今年48岁,几天前因上腹部疼痛难耐,到医院外科就诊。外科胡铭荣主任医师检查后发现魏女士是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扩张,需要尽快实施手术治疗。

本是个很常见的外科手术,没想到胡主任和他的团队在给魏女士做胆道冲洗时竟然发现了大量黑色蠕动的小东西。胡医师怀疑是寄生虫感染,于是取了术中引流的胆汁标本去检验科化验,并保留了黑色的小虫子标本。

一见到这个小黑虫,有着20多年临床经验的楼洪萍医生就怀疑是肝吸虫。但这也是她第一次碰到,以前仅仅在教科书上看到过。他们体型狭长,背腹扁平,后端钝圆,状似葵花籽。为稳妥起见,她通过系列研究找到了胆汁中的典型虫卵,证实魏女士的确是感染了肝吸虫。

显微镜下的肝吸虫▲

肝吸虫是什么?

反复感染者,可发展为肝硬化

肝吸虫究竟是什么?胡医师说,肝吸虫又称华支睾吸虫,其成虫寄生于人的肝、胆管内,可致肝吸虫病。患者大多因食用未经煮熟且含有华支睾吸虫囊蚴的淡水鱼或虾、螺类而被感染。

魏女士这才想起来,这几天吃了许多的蒸螺丝和醉酒海鲜,有可能是被寄居在里面的虫卵感染了。

“肝吸虫病潜伏期为1个月左右,轻度感染常无明显症状,仅在病人粪便中发现虫卵,少数有轻度上腹部不适、腹泻等。较重感染者起病缓慢,除有腹泻、腹胀等消化道症状外,常有心悸、失眠、眩晕等神经衰弱症状。”楼洪萍介绍,肝肿大以左叶为主,少数反复感染者,最终可发展为肝硬化和门脉高压。严重感染的儿童,可出现营养不良和生长发育障碍。

目前,医院针对魏女士的胆道寄生虫感染进行了杀虫治疗,直到体内没有虫卵为止

全国有万人感染!

可在人体内可存活20~30年,可致癌

根据卫生部的调查,全国肝吸虫感染人数约有万,流行区的感染率更是比年上涨了75%,除了西藏、内蒙古、青海、宁夏、新疆,中国其它地方都有发现肝吸虫感染者,其中广州、广西、吉林等地区感染数在不断增长。

近70种水产品都可能携带

肝吸虫的幼虫寄生在淡水螺和淡水鱼虾体内,人们常吃的青鱼、草鱼、鲢鱼、胖头鱼、鲤鱼、鲫鱼均可携带。

它的幼虫被人吃进去以后,在肠道孵化并爬进胆管,在那里安家。

肝吸虫一旦进入人体,可以长期存活,有的甚至可以存活长达20~30年。它主要损害肝脏,可导致胆管炎、胆管结石、胆囊炎、肝硬化、胆管癌等一系列肝胆疾病。这种病原体被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列为1类致癌物。

如何避免被虫卵感染?

少吃或不吃生的鱼虾

胡铭荣建议,病从口入,杜绝肝吸虫病还要从入口把关。江浙一带有生吃虾蟹的习惯,尤其喜欢用酒醉制,而腌、醉并不能将虾蟹中寄生的囊蚴杀死。因此,平时应自觉不要吃生的或半生的淡水蟹、河虾等水产,食用需经过高温加工。

鱼虾应该怎么吃?

■平时应不吃生的或不熟的鱼虾,改进烹调方法和改变饮食习惯。

  ■研究显示,1毫米厚的生鱼片在90度的热水里烫几秒钟就足以杀死寄生虫,因此烫鱼片或涮鱼片的风险比生鱼片小。

  ■如果是涮着吃,鱼肉必须变成白色、不透明,有红肉的要变成暗红色。

  ■烧熟煮透无疑是最保险的办法,虽然需要牺牲一点鲜嫩的口感,但还是健康更重要。

  ■如果将鱼放在冰箱冷冻室1~7天,寄生虫也可以被杀死。

  ■注意分开使用切生、熟食物的菜刀、砧板及器皿。

  ■不要用生的鱼、虾喂猫、狗等动物,以免引起感染。

天啊,我们海南人也喜欢吃鱼虾海鲜,大家平时一定要多加小心啊!

有困难找

拨打海口市“双创”工作投诉热线

《直播》栏目为您帮忙跑腿

来源:南国都市报

编辑:吴春燕

FM.8

服务您的生活

?海口新闻综合广播

.....................推广.....................

FM.8主持人摄影由公主心愿婚纱摄影提供支持









































中科医院曝光资质
治疗白癜风哪里好啊

转载请注明:
http://www.rqzpr.com/byjj/8920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医院地址: 健康热线: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