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除梗阻性黄疸经皮穿肝胆管引流术P

2016-11-28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

      

解除梗阻性黄疸——经皮穿肝胆管引流术(PTCD)

          

疾病简介:

梗阻性黄疸是由于肝外胆管或肝内胆管阻塞所致的黄疸,前者称为肝外阻塞性黄疸;后者称为肝内阻塞性黄疸。在临床上,良性和恶性病变所致的梗阻性黄疸,均可行PTCD治疗。我国自80年代开始应用此项技术以来,目前,应用广泛。

          

治疗方法:

经皮穿肝胆管引流术(PTCD)是在X线或B超引导下,利用特制穿刺针经皮穿入肝内胆管,再将造影剂直接注入胆道而使肝内外胆管迅速显影,同时通过造影管行胆道引流。年Molnar和Stocknm首先报道采用经皮穿肝胆管引流术缓解恶性梗阻性黄疸以来,已成为对该病姑息治疗的一种常用方法,近几年来,PTCD在技术上和器械上都有很大改善和发展。20世纪70年代后期,人们研究经皮肝胆管内修复术并开始应用于临床。该方法是将内支架放置在胆管梗阻部位内,使淤积的胆汁得以沿生理通道流入十二指肠,k克服了携带引流袋或瓶的缺点,提高了生活质量。80年代后期金属支架的问世,解决了胆道内支架长期放置的问题。由于金属内支架组织相容性好,解除堵塞,可长期保持通畅,不易脱落,而且操作简单,置放途径灵活。

目前,胆管内支架置放术已被介入放射学医师接纳。一般在PTCD引流后1周进行,亦可同时进行。经皮胆道造影(PTC),然后经左或右胆道分支穿刺插管,在5F长鞘置入胆道后,用超滑导丝和5F猎人头导管试通过阻塞段,在导丝、导管跨过阻塞段置于十二指肠后,跟进导管鞘。经鞘侧壁行远近端造影,以便确定阻塞段长度并选择支架长度。沿导丝用球囊导管行阻塞段扩张,经导管更换超硬导丝后撤出球囊导管。将置入器沿导丝插入病灶部位,再次造影证实支架位置后缓慢回撤外鞘,直至支架完全释放。支架植入后再次造影,了解梗阻改善情况,必要时再次球囊扩张或植入另一支架。

                            







































药店内部员工培训之常见皮肤病及用药
一位老中医整理出来的19个秘方

转载请注明:
http://www.rqzpr.com/byjj/8573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医院地址: 健康热线: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