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两会热门调查数据解读住房问题最受
2016-4-21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次2014两会热门调查数据解读:住房问题最受关注
2014年公众最关注的社会话题,由线上调查和线下调查两部分组成。线上调查关注前三位的话题,顺次是社会保障、反腐倡廉和食品药品安全。收入分配、干部风格、计划生育、环境治理、教育改革、住房、新型城镇化顺次占据了后七个席位。 线下调查排在前3的顺次是住房问题、稳定物价和收入分配,分别占63.3、白癜风能治吗51.2和48.6,除此之外,排在前十位的话题还有食品药品安全、医疗改革、就业问题、社会保障、教育公平、交通治理、反腐倡廉。 有意思的是,2013年线下调查排在前3的话题是稳定物价、医疗改革和社会保障,稳定物价的话题排名由去年的第一位跌至今年的第二位,收入问题由去年的第四跻身第三位。教育公平和就业问题,则是新进入前10的关注点。 很明显,线下调查主要关注油盐柴米等与居民切身利益更密切的话题。线上调查的关注话题,多数也是2013年媒体关注度最高的话题,线下被调查者对法制建设、社会治理、行政体制改革的关注明显低于线上被调查者。可见,线上被调查者更关注问题和冲突,线下被调查者更关注有建设性的意见。 以反腐倡廉为例。反腐倡廉进入了线上调查排名的前3,线下排名则处于第十位。但线下被调查者对腐败的认识也更加理性。68.1的公众认为政府采购环节最易出现腐败。工程招标、土地出让、项目建设等环节一样是重灾区,这些领域都很有可能存在暗箱操作的环节。除硬件采购、项目建设这些看得见的事务之外,干部选任、学术评估、自主招生这些隐性层面,也极易出现腐败行动。 食品药安全问题,上被调查者和线下被调查者的关注度排名,仅仅相差1名。公众最关注劣质油地沟油流向餐桌,白癜风该如何医治其次是被污染土壤生长出来的农作物,和蔬菜、水果农药超标等问题,奶制品、肉类产品、熟食产品的安全问题紧随其后。2013年屡现食品安全事件,国内"黑心小作坊"的产品流向餐桌,除地沟油劣质油以外,还曝出了黑作坊洗脚水做米线等,屡屡刷新国人底线。另外,一些著名的外资企业也榜上有名,沃尔玛被爆驴肉中检测出狐狸肉,部分新西兰奶粉检出双氰胺。这些问题也侧面反映出,食品安全方面,制度制定得再好,如无监管实行,食品安全问题仍将伴随我们。 收入分配问题上调查位列第四,下调查则前进1名,位列第三。以个税调解为例,74.3的线下公众认为个税的调解速度,应与人均收入增速保持一致。个税调解,实际上是调解收入分配的重要手段之一,但是高达71.3的公众认为"调解不太完全,某些情况下税前收入多的反而税后收入少了"。除个税制度结构的缘由外,个税的征收对象、起征涨幅调解两个问题也引发了讨论,这些关注点,都是公众的切肤之痛。高企的CPI、居高不下的房价,让人们感觉到手里的钱越来越不值钱,而个税的起征基数,却没有推敲这些因素。实际上,征收个税的主要目的是调理贫富差距,但贫富差距并不是来自个人收入,而是来自家庭收入,由于家庭贫富与劳动者所扶养的家庭人口数有关。所以个税征收应当推敲家庭负担,让家庭负担重的人少交税,让家庭负担轻的人多交税,这恍如才更符合税收的公正透明原则。 环境治理方面,收获了线上和线下被调查者双方的注意力。32.7的线下公众对政府治理类问题首选"加大对环境污染的治理"。人们可以不买奢侈品,却不能不每天呼吸空气、喝水和吃饭。对造成环境污染的缘由,公众的认识也更加的理性,认为这与发展方式产业结构相干,32.7的公众选择"调解产业结构,下落对高消耗、高排放的产业依赖",固然,最为关键的,还是政绩考核这个指挥棒,如果政绩考核围着GDP总量打转,地方政府固然会选择"先发展后治理"的方式,如果考核目标转变为以环境保护为导向,才能真正建设生态文明制度和美丽中国。道理很简单,考核目标决定了发展方式,而发展方式决定了环境的优劣,由于有什么样的发展方式,就有什么样的天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