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期常见并发症之胆汁淤积对围产期的影响
2016-12-29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次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CP),是一种妊娠期特有的疾病,由于再次妊娠时可以复发,故又称妊娠复发性胆汁淤积或妊娠期特发性肝内胆汁淤积。本病常发生于妊娠晚期,以瘙痒、黄疸为其主要症状,一般对母体影响较小,但可严重影响围生儿预后。
本病的病因及发病机制尚不清楚,近年来多数学者认为与下列因素有关:1.雌激素水平增高;2.遗传因素;3.药物
症状
1.瘙痒 几乎所有患者都有瘙痒,瘙痒多为首发症状,常起始于妊娠28~30周,但也有少数在妊娠中期出现。瘙痒程度不一,以躯干、四肢为主,严重者波及全身,且多持续至分娩后1~2天迅速消失,少数可持续1周左右。瘙痒随孕期增加而加重,夜间尤甚。皮肤瘙痒可能因胆盐潴留于皮肤深层,刺激皮肤感觉神经末梢所致。
2.黄疸 ICP患者约10%-20%在瘙痒发生后数日至数周内可出现黄疸,黄疸程度一般较轻,仅见于巩膜,少数黄疸较明显,持续至分娩后1-2周自行消退。再次妊娠时瘙痒与黄疸可重复出现,且持续时间有逐次延长的倾向。
3.消化道症状 少数患者可有乏力、食欲减退、恶心、腹胀、脂肪泻等轻微消化道症状。
体征
常无特异体征,有时瘙痒处皮肤可见抓痕;20%-50%病人可见轻度黄疸,同时可伴尿色加深等表现,分娩后数日内消退,偶可触及轻度肿大、质软、无压痛的肝脏。
诊断
1.血胆酸增高;2.肝功能测定;3.尿胆原、尿胆红素可阳性。
对胎儿的影响
1.早产 ICP早产率可高达18%-36%。胆酸可以刺激子宫及蜕膜释放前列腺素,引起子宫平滑肌收缩而致早产。
2.围生儿死亡率增高 有学者报道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胎盘终末绒毛细胞滋养细胞增生,绒毛血管合体膜减少,合体芽增加使绒毛间隙狭窄,胎盘血流灌注不足,以致胎儿缺血缺氧,引起胎儿生长迟缓、宫内窘迫甚至围生儿死亡。有报道ICP患者围生儿死亡率高达11%-12%。
对母亲影响
ICP患者排泄到肠道的胆汁减少,脂溶性维生素K吸收障碍,致部分凝血因子(Ⅱ、Ⅲ、Ⅸ、Ⅹ)减少,凝血功能异常而致产后出血。
治疗原则
目前无特效药物,主要是综合治疗。对本病防治的主要目的是降低围生儿死亡率,预防早产。
1、孕期胎儿监护:及早发现异常,必要时住院观察治疗。
2、对症处理。
3、及时终止妊娠。
对新生儿的处理:
1、对于高危的新生儿分娩前做好各项急救准备。
2、胎儿娩出后应立即彻底清除呼吸道羊水、胎粪,预防呼吸窘迫综合征,必要时气管插管。
3、保暖。
4、及早喂葡萄糖水或开奶,加强喂养。
治疗白癜风有什么方法哪个医院看白癜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