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块钱麻辣烫消失了,人均消费30元

2025/3/16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

(免责声明)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

年1月,北京望京。凌晨一点,赵师傅还在他的麻辣烫店里忙活。"以前这个点早关门了,"他一边收拾着桌面一边说,"现在外卖一直接到凌晨两点。"

作为一名餐饮行业调查记者,我已经走访了全国二十多个城市的麻辣烫店。从路边摊到商圈店,从夫妻店到连锁店,试图找出这道市井小食为什么越来越贵的答案。

赵师傅的店开了十五年,从望京还是城乡结合部时就在这里。"刚开始的时候,一碗麻辣烫也就八块、十块钱,"他指着墙上泛黄的老照片,"那时候是真的夫妻店,就我和我老婆两个人。"

"现在呢?"我看着店里四个忙碌的员工。

"光工资就得两万多。"赵师傅叹了口气,"再加上房租,一个月固定支出得四万多。以前的价格,现在真的开不下去。"

凌晨的外卖订单还在不断涌入。"看到没,这单37块,这单42块。"赵师傅指着接单平板,"现在年轻人点的料都贵,一碗怎么也得30往上。"

这时,最后一位堂食客人结账离开。"89块。"服务员小李喊道。我注意到那位顾客只点了一碗麻辣烫。

"现在的年轻人都爱加虾滑、牛肉丸这些料。"小李解释说,"光虾滑就38一份。"

夜深了,赵师傅泡了杯茶,开始跟我讲述这些年的变迁。

"年我开店的时候,一个月房租才。"他回忆道,"那时候望京还没什么高楼,周围都是打工的。一碗麻辣烫管饱,谁也不会挑贵的料。"

"什么时候开始变的?"

"大概是年吧,"他思索着,"那时候周围开始建写字楼,来了很多年轻白领。他们要求不一样,想吃好点的料,店里就慢慢开始进口进口虾滑、海鲜。"

我翻开采访本,那一年北京市的麻辣烫平均价格还在15元左右。

"年更夸张,"赵师傅继续说,"那时候周围开始出现连锁品牌,一碗基础价就25起步。我们不涨价都不行了。"

"为什么?"

"商圈效应吧。"他解释道,"人家能卖30、40一碗,你卖15块,顾客反而觉得你的不好。再说原材料、人工都在涨,老价格确实也撑不住了。"

正说着,一个外卖小哥来取餐。"师傅,这单加了双份牛肉,记得多放点。"

"知道,68块钱的单子嘛。"赵师傅熟练地装盒。

送走外卖小哥,赵师傅给我看了他的进货单:"你看这牛肉,去年52一斤,今年68了。虾滑从42涨到56。面粉、油价都在涨,但这都不是最贵的。"

"最贵的是什么?"

"房租和人工啊。"他打开账本,"这个店年一个月,现在两万二。以前就我和老婆干,现在请四个员工,每人到不等。光这些固定支出就得四万多。"

我算了算,按照现在的价格,赵师傅每月至少要卖出碗才能覆盖成本。

"其实连锁店来了也不全是坏事。"赵师傅突然说,"他们把麻辣烫的档次提上去了,顾客愿意花更多钱。要不然这房租和工资,真的扛不住。"

凌晨两点,最后一单外卖送出。小李开始清洗锅具,其他员工在擦桌子、拖地。

"你知道为什么现在的麻辣烫不可能回到十块钱了吗?"收银时,赵师傅问我,"因为整个行业都在往上走。以前是街边小食,现在是正经餐饮。规范化了,标准化了,成本自然就上去了。"

他指着街对面一家新开的连锁麻辣烫:"人家一个月营业额20万,我们这种老店也就10万出头。但人家房租比我还贵,人工成本更高。这行业,早就不是小打小闹了。"

临走前,我问赵师傅想过转型吗?比如也开连锁店。

"想过,"他笑了笑,"但那就不是麻辣烫了,是餐饮投资。我还是习惯这种小店,虽然赚得不多,但踏实。"

走出店门,望京的夜色依然喧嚣。十五年,一碗麻辣烫从8块变成38块,不仅是物价上涨,更是一个市井小食的转型史。

在接下来的调查中,我将走访更多的店主,了解这个行业的深层变化。但赵师傅的故事,或许已经道出了很多真相:当一碗麻辣烫告别了街边摊,它就注定无法再回到从前的价格。

北京朝阳区三里屯,一家杨国福麻辣烫店内。"不瞒您说,就这个店面,光装修就花了80多万。"店主李明指着店内的工业风格装潢说道,"现在做麻辣烫,早就不是以前那种小作坊的模式了。"

今天上午,我专门约了李明聊聊连锁品牌麻辣烫的经营情况。作为杨国福在北京的第一批加盟商,他现在已经开了三家店。

"年我开第一家店时,很多人觉得我疯了。"李明笑着说,"当时周围麻辣烫还是15块钱一碗,我们起步价就要28。但你看现在,整个行业都往这个方向走了。"

中午11点半,店里陆续开始有白领进来。点餐台前,一位穿着职业装的女士正在挑选食材。

"您好,今天想尝试什么口味?"服务员小王热情地介绍,"我们现在有新上的和牛肉片,69一份。"

"给我来一份吧,再加个招牌虾滑。"女顾客说。

我注意到她的购物篮里,很快就装了价值百余元的食材。

"现在的顾客追求品质。"李明解释道,"像我们的虾滑,都是从大连直采的活虾现场制作,成本就要比普通虾滑高出一倍。"

走进后厨,我看到墙上贴着详细的操作流程表。从食材存放温度到汤料配比,每个环节都有严格标准。

"这是总部要求的。"后厨主管张师傅说,"每天早上要测三次汤底温度,中午换汤时还要测。所有数据都要录入系统。"

李明打开了店铺管理系统给我看:"你看这个实时监控,从备料到出餐,每个环节都有标准时间。如果超时,系统就会报警。"

"那成本呢?"我问。

"说实话,压力很大。"李明拿出一份成本核算表,"每月光房租就要4.5万,再加上5个员工工资、水电、原材料,固定支出得十万左右。"

"那为什么还要选择加盟连锁?"

"品牌溢价啊。"李明说,"你看我们现在客单价能做到45-50,普通麻辣烫店最多30出头。这就是品牌价值。"

下午,我又走访了附近一家张亮麻辣烫。店主王晓峰之前在国企工作,年辞职开了这家店。

"现在的麻辣烫,比的是标准化和品质。"王晓峰说,"你看我们的酱料,全都是总部统一配送,保证每家店的口感一致。"

正说着,一个穿制服的质检员走了进来。"今天是随机抽检。"王晓峰解释道,"总部每个月都会派人来检查,从卫生到口感都要测评。"

质检员孙姐告诉我:"现在麻辣烫不是简单卖口味,更要卖品质和服务。我们要求所有店面必须达到快餐店的卫生标准。"

她拿出检查表给我看,足足有十几页。从门店卫生到员工着装,从食材新鲜度到汤底浓度,每一项都有具体评分标准。

"得分低于85分要被警告,低于75分就得停业整顿。"王晓峰说,"去年我们商圈就有一家店因为评分不达标被终止加盟合同。"

晚高峰时分,店里人来人往。我注意到,点餐的顾客大多是年轻白领,很少有人在意价格。

"现在的年轻人更看重品质和体验。"王晓峰说,"他们宁愿多花钱,也要吃得放心。这也是为什么传统麻辣烫店越来越难做了。"

剩余41%未读最低0.64元/天订阅作者,解锁全文

转载请注明:
http://www.rqzpr.com/zlsd/9858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医院地址: 健康热线: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