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癌峰会林榕波教授点
2022-3-5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次沈阳白癜风医院 http://baidianfeng.39.net/a_bdfzyyq/160213/4769999.html作者:赵珅、林榕波来源:肿瘤资讯
2月6日~8日,年肝癌峰会在捷克共和国布拉格如期举办,本次大会上报告了II期FIGHT-试验的研究结果,该项研究旨在评价Pemigatinib治疗既往经治疗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胆管癌患者的疗效。医院的林榕波教授对该研究作一点评,现整理如下,以飨读者。
林榕波副主任医师医院肿瘤内科副主任医师福建省抗癌协会癌症康复与姑息治疗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会副主任委员CSCO胃癌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抗癌协会中西医整合肿瘤专业委员会委员全国肿瘤姑息治疗与人文关怀专业委员会常委福建省抗癌协会肿瘤内科专业委员会委员ASCO会员-年援博医院
赵珅医学博士中国老年学和老年医学学会精准医疗分会委员福建省肿瘤内科学会青年委员会委员中国老年学和老年医学学会肿瘤康复分会食管癌专家委员会委员福建省转化医学实验室主要成员
背景和目的
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FGFR)2基因状态的改变与胆管癌(CCA)发生发展密切相关。Pemigatinib是一种选择性、有效的口服FGFR1、2和3抑制剂。本项开放标签、单臂、Ⅱ期临床研究旨在揭示pemigatinib对于既往接受过治疗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胆管癌(CCA)患者的研究数据。
方法
本研究入组条件为成年人、至少接受过1次治疗后出现疾病进展,并对FGF/FGFR基因状态进行记录。入组患者被分为三组,A组患者携带FGFR2基因重排/融合,B为其他FGF/FGFR基因改变,C组无FGF/FGFR基因改变,所有患者均接受口服Pemigatinib13.5mgQD治疗(21天为1周期;服药2周,停药1周),直到疾病进展或出现不可耐受毒性。主要研究终点为中心确认的客观缓解率(ORR;A组);次要终点为ORR(B组,A+B和C组)、反应持续时间(DOR)、疾病控制率(DCR)、无进展生存期(PFS)、总生存(OS)和安全性。
图1.研究设计
结果
截至到年3月22日,研究共入组例患者(A组,n=;B组,n=20;C组,n=18;1例患者未定)。入组患者的中位年龄为59(26~78)岁;之前接受过一线或二线及以上治疗的患者分别占61%和39%。A组中仅有71%患者出现治疗终止,而B组和C组(各自%)中所有患者均发生终止治疗,主要原因为疾病进展(分别为53%,75%和67%)。A组患者的ORR为35.5%(95%CI,26.5%~45.4%),有3例患者疗效评价为完全缓解(CR)。中位DOR为7.5(95%CI,5.7~14.5)个月,DCR为82%(95%CI,74%~89%)。
表1.A、B、C组的缓解情况
中位PFS和OS分别为6.9(95%CI,6.2~9.6)和21.1(14.8~未达到)个月(数据截止时OS尚未成熟)。在B组和C组中,没有患者达到CR。总体而言,最常见的不良事件(AE)为高磷血症(60%;3~4级,0%)、脱发(49%;0%)、腹泻(47%;3%)、疲劳(42%;5%)、指甲毒性(42%;2%)和消化不良(40%;0%)。可通过饮食调整和磷酸盐粘合剂来治疗高磷血症,必要时可以加用利尿剂或通过减少剂量或中断利尿剂的方式进行治疗。另外,分别有9%,14%和42%的患者因AE出现停药、剂量减少和治疗中断。
图2.A、B、C组的中位PFS和中位OS
结论
上述研究数据支持Pemigatinib作为之前接受过治疗、携带FGFR2基因重排/融合CCA患者的潜在治疗选择。
专家点评胆管癌是少见肿瘤,在所有癌症中占比<1%,占胃肠道肿瘤的4%~5%。近年来发病率的增加主要来源于肝内胆管癌的增加。胆管癌总体预后很差,5年总生存率<20%。大多数患者(80%)在诊断时已是晚期,只能接受姑息治疗。目前姑息化疗除了一线的吉西他滨联合顺铂(ABC-02研究),二线的FOLFOX(ABC-06研究)外,没有更多标准治疗。目前靶向治疗是胆管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