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自己的好医生3春季养生重点
2021-11-24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次白癜风会传染 http://baidianfeng.39.net/a_cjzz/131212/4306791.html
今日立春
春山暖日和风
阑干楼阁帘栊
杨柳秋千院中
啼莺舞燕
小桥流水飞红
对话课堂
今日立春
世间万物开始复苏
春生夏长秋收冬藏
在春生草长的季节
我们该怎么迎合节气
让该生的蓬勃生长起来
继续我们对话中医达人
呵护春季生长之根
:花老师,您的中医课堂《做自己的好医生》再一次点燃了很多读者对中医了解、学习、实践的渴望,它离我们太近。今天正值立春节气,您从中医角度给我们讲解一下怎么能正确顺应节气的变化,让生命之树在这个季节唤醒并茂盛生长。
:春季是万物复苏的季节。大自然生机勃勃,草木欣欣向荣。根据《黄帝内经》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观点,春季养阳,应该保养心肝,这是顺应春天生发之气与春阳之气相适应的养生方法。如果违背了这个原则,就会伤到肝,到夏天就会发生寒变的病,这是因为由于春天生养的基础差,供给夏天生长的条件也就差了。
我们前面讲过,中医理论实质上是诠释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天、地、人三者合一的典范。在春夏秋冬四时的气序变化中,肝为木,木为青色。所以这个季节属于肝的季节。
中医里经常说肝胆互为表里。我们也有"肝胆相照"之说,这出自宋代文天祥《与陈察阮文龙书》:所恃知己肝胆相照,临书不惮倾倒。其中表达自己与朋友生死与共的决心,足见肝与胆是不能分离的,荣辱与共,同生共存。肝在五行中属木,为阴木,胆为阳木。
根据大自然东风常见于春季的规律,春天人若得病,病变都发生在肝经,而表现在颈项,原因是脖子是最容易受风寒的地方。《黄帝内经》中有这样一段话:"东方生风,风生木,木生酸,酸生肝,肝生筋,筋生心,肝主目。其在天为玄,在人为道,在地为化,化生五味,道生智,玄生神。神在天为风,在地为木,在体为筋,在藏为肝,在色为苍,在音为角,在声为呼,在变动为握,在窍为目,在味为酸,在志为怒。怒伤肝,悲胜怒,风伤筋,燥胜风,酸伤筋,辛胜酸。"
这段话我们可以这么理解:
首先,它告诉我们肝喜欢酸,酸味能养肝。这里的酸当然是指来自自然界的,比如柠檬、麦子、鸡、李子等,人工提炼的保健品以及阿斯匹林、维他命包括止痛类、安眠类药物对肝有害无益。这些提炼出来的酸性药物,人体不但不能吸收分解,反而因为过于精细而沉淀累积在体内,成为疾病的诱因。过分喜欢酸味食物也会伤害肝脏,但辛味可以抑制酸味,这是因为肺主金,肺喜辛味,五行学说金克木的缘故。
其次,肝主筋。人体全身的筋都归肝管,检查肝脏功能是否正常最简单的方法就是早上醒来握下拳头,是否有力能握紧,"在变动为握",不能握或握不紧说明肝脏有问题,不正常。
再有,色为苍,苍为青色,或青中带一点点黄。如果春天面部皮肤表现为淡淡的青色或带点黄,而且有光泽,这为正常,这是肝之本色。但如果到了夏天或秋天,本应是赤色、白色,结果面部出现青色,而且暗灰无光泽,说明肝脏有问题了,转到下一年春天,可能就会出问题了。
别让气伤了肝
:我们可以理解春季是属于肝脏的季节。您说要刻意护肝、养肝,在生活中有损肝脏的行为有哪些?
:我们知道五脏对应五志,肝心脾肺肾分别对应怒、喜、思、忧、恐。肝志为怒,所以有怒伤肝之说。我在小说《觉醒》中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其实是真实的:一退休的哥们和儿子儿媳一起吃饭,儿子儿媳大吵,什么难听的话都骂出囗了,老哥怒不可遏,拍桌子训斥,正好一口米饭在口中,噎着了。照理双手举过头顶就能解决问题,但怒气太大太大,一直没有得到有效缓解。时间一久,总感觉胸口闷着难受,到医院一检查,诊断为肝癌晚期。晕!老哥不信,找到一位老中医,老中医问诊以后告诉他,这问题是因为你发火,怒伤肝,肝为木,木克土,脾为土,寒湿之气堵在中焦,所谓"脘气"。脘气走不掉,毎天吃下去的东西都堵塞了,胃越胀越大压迫了肝,肝就越来越小,肝脏功能衰退。解救的方法很简单,上脘中脘下脘梅花灸,喝"调胃承气汤"就能缓解。一剂药下去,灸两次,屁放完了,症状消除,病症缓解。吴清忠老师说的日常保养最关键的三要素之一,就是别生气,生气是拿别人的错误惩罚自己!
这样养肝、护肝才正确
:肝脏如此重要,我们应该从哪些细节来养肝、护肝?
:肝主生发。我们头发的生长归肝管,头发的光泽是肾脏管,"肾,其华在发。"关于肾与膀胱我们将在后续的课中详细论述。许多癌症患者,化疗放疗几天后头发开始脱落,可以想像,化疗放疗对肝脏的伤害有多严重!
肝,其华在爪。爪是指手指甲及脚趾甲。爪甲的营养来源与筋相同,所以有"爪为筋之余"之说。《内经·素问·五脏生成》中说,"肝之合筋也,其荣爪也",是因为肝"体阴而用阳",所以肝阳(气)是爪甲的生理基础,肝阳盛,则爪甲荣,肝阳衰,则爪甲枯。阴血是爪甲的物质基础,起着滋养爪甲的作用。肝阳升发正常,爪甲则坚韧明亮,加之阴血充足,爪甲则红润富有光泽。反之,爪甲干枯无色,甚至变形脆裂,所以,从爪甲可以看出肝脏功能的兴衰。
中医把肝脏称之为贮藏和调节血液的仓库。肝气开发属阳,所以称肝阳。肝阳的升发正常与肝气的调和是肝藏血功能的生理基础。但由于肝阳易逆易亢,其性刚强,故有"肝为刚脏"之说,古中医把肝脏喻为"将军之官"。由于血属阴,肝阳需要依赖于血的滋养,否则,肝阳失养就等于水亏木枯。许多人误认为肝脏是人体的造血器官,其实不然,人体的血液来源于食物经脾胃等脏腑的消化、吸收后所产生的水谷精微物质。肝脏的生理功能是把人体静脉中回流的血液经过分解代谢,一方面贮藏于肝脏里,另一方面则把代谢后的干净血液源源不断地供给心脏,木生火。同时把分泌出来的胆汁储存在胆囊中,利用胆汁的化学作用,将人体摄取的食物分解成人体造血所需要的各种物质。同时肝脏是人体最大的解毒器官,人体每天会产生许多毒物、废物,加上摄取的食物中也含有一些有害物质,都是由肝脏去分解这些有毒物质,并将其转化为无害物质分泌到胆汁或血液中,随血液循环而排出体外。
深夜1点~3点,即丑时,为肝经当令,此时人在熟睡之时,也是肝脏最忙碌的时候,静脉回流过来的血液经过肝脏的代谢,废旧的血液被淘汰,新鲜的血液一部分供给心脏,一部分留下贮藏备用。此时人体应该在深度睡眠之中,有利于肝血的代谢,睡眠越好,肝血回流的效果越好,运行排毒的功效就越高。《黄帝内经》认为:"人动血行于诸经,人卧则血归于肝。"也就是说,只有当人体静卧时,气血才能归于肝脏。如果丑时不入睡,肝还在输出能量支持人体的思维和行动,气血就会继续不断地"运行于诸经",无法归肝养肝,回流的血液得不到代谢,进入血液中的毒素无法顺利排出体外而积聚在体内,人体就会产生疾病。
这样就给我们一个警示:如果丑时还不能睡觉,或者睡到1点就醒来失眠,要到3点后才能入睡,而且成为常态,说明肝脏已经出现状况。
根据我的老师几十年的临床经验,许多中晩期肝癌患者,都会有这样的症状,而且已经有两年或者更久的历史。假如肝脏出现了状况,硬化或者肿瘤,占据了肝脏一定的位置,肝脏代谢的空间变小,而静脉回流来血液的量仍然那么多,许多废旧的不干净血液没有经过代谢就直接供给心脏进入动脉,手心会表现出明显的症状:正常人的手心应该是白色加淡红色,肝病患者则表现为白色加深红色,严重的甚至表现为深褐色。
除了上面讲了通过睡眠状态来预知肝脏是否出现状况,我们还可以从大小便来检查。第一堂课我们讲到大肠癌手术后复发,最直接的影响就是肝脏,这是因为大肠与肺互为表里,大肠为阳金,肝为木,金克木。中医认为,治肝先治大肠!有便秘症状,说明大肠有问题,食物残渣堵在大肠,如果严重堵塞或者便秘成常态,中医首先想到的就是肝。肝脏一头连接胆囊,向胆囊分泌胆汁,另一头有根血管通大肠,便秘会使大肠内产生压力,把食物残渣中的沼气、积毒传输到肝脏,使肝受病。这个时候小便一定是深黄色的,手心也表现为深红色。
追溯肝病的源头,除了风、寒、湿、热、燥这些外邪的侵袭,因为没有及时的治疗,病情渐进,进入肝脏外,那就是肝本身的情志所伤:怒伤肝。而最关键的源头却往往被人们所忽视,当下最严重损伤肝脏功能的应该是一些抗生素、止痛药、安眠药乃至保健食品。举个例子,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严重的手变形,腿脚不能屈伸,发病时那种惨不忍睹的痛苦情景,患者痛不欲生的感觉,现代医学除了用吗啡等强效止痛药来帮助患者缓解疼痛,根本无能为力治愈,而长期服用止痛类药物对肝脏造成的伤害远远超过疾病本身,现代人的愚昧无知让传统中医瞠目结舌。早在汉代张仲景那个年代,就有经典处方流传下来,名《乌头汤方》,我老师这样赞誉:"此方绝非出自凡人之手,只有神佛仁慈,用来拯救众生,才创造出如此经方!"有歌诀曰:"历节疼来不屈伸,或加脚气痛维均,芍药麻草皆三两,五粒乌头煮蜜匀。"
:麻黄、芍药、黄芪、甘草(炙)各15克,川乌5枚。
用法用量:乌头5枚取两碗水煮成一碗,取出乌头,用一碗乌头水加一碗蜂蜜煮成一碗,麻黄、芍药、黄芪、甘草(炙)用三碗水煮成一碗,去滓,再加入乌头蜂蜜水重新煮之,服七合。根据老师的临床经验,心脏好的患者,一剂即可,药到病除。如有心脏病,此方忌用,将麻黄改为桂枝。此方为正治经方,黄金比例,不要随意加减。老师要求我们推广此方,帮助病患解除痛苦,以避免服用止痛药造成的肝脏损害。
肝为木,树木的正常生长不能太密,太密了树木就会枯萎,乃至死亡,所以要经常修剪,把修下的残枝枯叶丢给心脏,心为火,木生火,这为正常。所以肝脏应该要日常保养,疏肝利气,晚上7点~9点,经常按摩手厥阴心包经,是养肝?肝的最好时机,这可以与自然之气相应。
肝藏魂,这来源于《内经·素问·宣明五气》。肝藏魂,在志为怒,魂乃神之变,魂之为言,如梦寐恍惚,变幻游行之境。肝能藏住魂,说明人的语言和行为能力正常,"丢了魂"就是失去了对于语言和行为的控制能力,所以有"魂不守舍"之说,意思是灵魂离开了躯体。《内经·灵枢淫邪发梦》:"[邪]气客于肝,则梦山林树木,客于胆,则梦斗讼自刳。"肝为木,梦见树木,说明肝脏出现状况,晚上梦多或者有梦逰的行为,都是肝脏不正常的症状,可以通过针灸泻法来缓解。
许多人认为肝硬化、肝腹水、以及所谓的肝癌都是死症,其实不然。只要不经过手术、化疗、放疗等西医治疗,人体本身的平衡不被扰乱、打破,中医是完全有能力把患者救回来的。古代流传下来的许多经方,诸如《万病回春》中的分消汤,?气建中汤(济生方),无论虚症实症,只要辨症正确,对症下药,老师在临床上救回许多患者。可是,这说很容易,但几乎能做到的微乎其微。
我的一哥们得了肝硬化,所幸找到一位民间老中医,配了三副药,服完第二副,那天晚上十点多打我电话,说想吃羊肉,当时正值冬季吃羊肉季节,那时我对中医还一无所知,但馋吃东西,胃气上来了,肯定是个好兆头。第二天我陪他去吃了鱼头羊肉汤,他吃了很多,正为他高兴,当时不懂,现在学到了,明白脏器有病的患者如果晚上亥时以后想吃东西,说明救回来了,腑器在上午巳时以后。我告诉他只认一个中医,千万别放弃,别乱投医、乱吃药。等我一个月后从北京学书法回家,医院治疗了,我去看他,挺着个腹水的肚皮正在打吊针,过了春节不久就走人了。病在别人身上,命是人家的,我们无可奈何,所以我把这堂中医讲座叫《当自己的好医生》,我们立意或许帮不上别人,但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首先保护好自己。
胆位于右胁下,与肝相连,附于肝之短叶间,胆与肝通过经脉相互络属,构成表里关系。《内经·素问》:"胆者,中正之官,决断出焉。"胆附于肝,肝脏分泌的胆汁藏于胆囊内,胆汁亦称"精汁",具有促进饮食物消化和吸收的作用。胆主决断的功能,对于防御和消除某些精神刺激的不良影响,维持气血津液的正常运行,确保脏腑之间的协调关系,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胆,作为六腑之一,相对于胃、大肠、小肠、膀胱而言,它似乎很小,但我们必须清楚地认识到,上帝在设计人体时一定是完美精细严谨的,既然有它,就有它特定的功能。胆一侧依附着胆总管连接着肝脏,肝脏把静脉回流的血液代谢,分泌出胆汁进入胆囊,上侧则与心包经的一条经脉相连,伴随心脏搏动的节奏向小肠喷射胆汁,帮助饮食物的消化和吸收,下侧就是胆囊的喷嘴。《难经正义》说:"人食后小肠饱满,肠头上逼胆囊,使其汁流入小肠之中,以融化食物,而利传渣滓,若阻汁不足,则精粗不分,粪色白洁而无黄。"
经常听到有人患胆结石,疼痛难熬,去医院做腹腔镜手术,把胆囊切除了。我始终不明白,为什么要轻易的把自己身体内的器官摘掉呢?更何况胆囊炎、胆结石为少阳病,少阳阳明无死症,根本不会危及生命,而且中医完全有能力排石!
1:胆结石的形成主要是因为胃寒,引起胆汁变浓变干,寒湿让胆汁从液态逐渐变成固态,日积月累便形成所谓的结石,尽管取出来的结石风干以后坚如岩石,但它内在的质地并不是岩石金属,是可以融化的,用四逆散方加滑石、五味子、海金沙就可以轻松排石。
2:胆汁在胆囊内是通过通向小肠的喷嘴向小肠有节奏喷射的,因为胃寒让胆汁变浓堵塞了喷嘴,就像许多喷头一样,把它洗干净,把堵塞疏通就可以恢复其功能,只要通过针灸就可以,或者像四逆散方中的一味药~枳实,就是专门扩张管道的。
3:即使用腹腔镜切除,都是三刀,一刀切断胆囊连接心包经的那条经脉,一刀切断通向小肠的通道,最关键的一刀要把胆囊从紧贴着肝脏的胆总管上剥离下来,问题来了,胆囊没了,肝脏从静脉回流来的血液中代谢分泌出的垃圾物质(原来胆汁的成分)没有去处,只能累积在胆总管内,常年累月,后续的各种病症就会显现出来。按照老师的临床经验,15年,胆总管内就会形成非常坚硬的结石,或者说就是西医中的胆总管肿瘤。
前面说了,上帝在造人时设计得非常完美、精致、严谨,身体上的每一个零件都有它独特的功能,少一个对身体的健康都是有害无益,即使现在用人工制造的配件去替代,也不过是竭泽而渔,揠苗助长。学点中医常识,当自己的好医生,可以更好的善待、呵护自己。
觉得不错有用,就点下在看哦~
您的鼓励是我们持续创作的动力!
跟随木笙老人一起《做自己的好医生》
我们将在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