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道扩张的那些事儿
2020-8-12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3次尿道扩张术作为传统的、简单的方法,仍是先期治疗单纯性尿道狭窄和术后后续治疗的常规技术,仍占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尿道扩张通过利用机械扩张狭窄瘢痕,促进局部血液循环、瘢痕软化、增大尿道腔,从而起到预防和治疗炎症性、外伤性及尿道手术后尿道狭窄的作用。
狭窄程度较轻者,尿道扩张术有明显疗效;对于需经常依赖扩张以维持排尿的病人应进一步明确诊断和治疗的可能性。粘膜性狭窄因海绵体无明显纤维化,扩张狭窄段时注意不能造成新的损伤。如扩张时出血就意味着有新的损伤,有加重瘢痕增生的可能,应采取“循序渐进”的原则,操作要轻柔、选择大小合适的扩张器,一般每次扩张不宜超过2个尺码。尿道扩张后可向尿道内注入地塞米松等药物,有利于抑制瘢痕形成。正确使用尿道扩张器检查及扩张尿道对诊断和治疗有明显获益,反之可发生严重的并发症。任何类型的尿道狭窄,如果每周一次的定期尿道扩张3-6个月以上,仍未能收到预期效果的话,应考虑采用尿道成形术。
(单一的、狭窄段较短的尿道狭窄)尿道扩张的适应证探测尿道有无狭窄。了解尿道内有无结石或异物。预防和治疗尿道炎症、损伤、手术后的狭窄。膀胱颈部挛缩性梗阻。女性远端尿道缩窄伴有不同程度的排尿困难。(各种型号的金属尿道探条)尿道扩张的禁忌症不恰当地施行尿道扩张,可导致穿孔、器官损伤、甚至加重尿道狭窄的病变、感染扩散。下列情况可视为禁忌:尿道及前列腺的急性炎症,或尿道分泌物过多者;
疑有尿道肿瘤者;
尿道损伤者;
每次尿道扩张后发生尿道热者,菌血症是常见的并发症。
尿道扩张操作注意事项:当尿道扩张器成功扩入膀胱后有落空感,可在尿道及膀胱内左右摇动,尿道扩张器在尿道内一般保留5-10分钟。尿道扩张器在通过膜部尿道有困难时,不可强行将尿道扩张器下压或用暴力推进,否则极易招致尿道损伤。遇此情况,可用左手于会阴部将尿道扩张器尖端稍向上抬举,协助导入。或者示指插入病人肛门内,触到尿道扩张器尖端,并摸着前列腺中间沟的指引下将尿道探条导入膀胱。尿道扩张时,刚开始扩张不宜用过细或过粗的尿道探条,手法要轻柔,切忌暴力,以免造成假道或大出血。在尿线变细时应及时再扩张,以免延误后造成再扩张困难。一般以F16或F18探条开始,若不能通过则换成口径小1号的探条。若F14或F12号的金属探条不能扩入,切忌再用更小号探条扩张,以免造成损伤和假道。(图片来源:尿道修复重建外科学主编:徐月敏)并发症及其治疗尿道扩张术虽然操作简单,容易掌握,但绝非毫无困难及危险。如果使用不当,不但无助且可发生严重并发症。(一)出血出血是尿道扩张过程中和术后最常见的并发症,主因是扩张方法不当,如使用过粗或过细探条、企图强力使用探条通过狭窄部位,致使尿道粘膜严重撕裂,甚至突破尿道发生出血。出血无排尿困难者,可嘱其多饮水,适当给予抗生素,一般在24小时内自行停止。如出血较重有排尿困难者,尽可能留置一根较粗的、质地较软的硅胶导尿管引流尿液,稍加牵引防止尿道内血液反流入膀胱阻塞导尿管。必要时可根据出血部位在会阴部或者阴茎部行压迫止血。(二)尿道损伤或穿破穿破部位多见于球膜部尿道及后尿道。探条可穿入粘膜下,尿道全层甚至直肠,或形成假道入膀胱。穿破直肠者,最好行耻骨上膀胱造口。尿道周围感染或脓肿形成时,应切开引流,加强抗感染治疗。(三)感染尿道炎症及尿道狭窄,病变部位粘膜皱褶处常有较多细菌,扩张尿道时细菌及其毒素因损伤伤口进入血液,引起一过性菌血症,尿道热及败血症必须立即采取有效的治疗。因些,对尿道扩张时有尿道出血者,最好留诊观察待病情稳定后让病人离开。作者:曾铭强,医院泌尿外科主治医师、硕士生导师。博士毕医院。主攻复杂性尿道狭窄及并发症,如长段尿道狭窄等和输尿管狭窄的内镜及成形手术,男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的治疗。欢迎与泌尿外科同道就相关疾病进行交流学习长按识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