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女性,黄疸高热
2021-12-18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次病例展示
——————
27岁女性,因进行性黄疸、腹痛、间断发热伴寒战来诊。抗生素治疗后,上述症状无明显改善。既往无其他慢性病史、输血史或用药史;无肝炎或肝脏疾病史。查体:巩膜黄染。腹软,腹膨隆,左上腹腹肌紧张,Murphy征阴性。移动性浊音阴性。
肝功能:总胆红素.6umol/l,直接胆红素.7umol/l,ASTU/L,ALTU/L,ALPU/L。乙肝和丙肝病毒指标阴性。MRCP示左肝管、肝总管扩张;肝总管内可见3X5cm椭圆形单发充盈缺损。首先考虑为胆道结石。但首次ERCP取石时,发现病变难以移动,仅在充盈缺损上方置入支架引流。
再次行ERCP术仍无法移动该病变,术中导管内超声见一低回声充盈缺损病变,内部有多发分隔。细胞刷检以及活检没有阳性结果。
考虑病变可能为囊性肿瘤性病变。超声内镜示:肝内胆管扩张,肝总管可见单发、薄壁、内有多个分隔的囊性肿物,其内容物为无回声液体成分,囊壁上未见结节或绒毛状结构。超声引导下穿刺,囊液CEA水平升高26.41ng/ml。
MRCP显示肝总管内约5.6cmX2.3cm椭圆形囊性肿物,囊壁增强,其内可见多房分隔,肿物与胆管不相通。经过抗感染以及胆道引流治疗后,患者发热、黄疸症状明显缓解。
2周后患者接受左肝切除。大体标本显示肝总管处椭圆形、薄壁囊肿,延伸至左侧肝管近段,并造成胆管扩张。囊内可见多发分隔,成分为清亮淡黄色液体。病理符合肝脏粘液性囊性肿瘤。术后患者恢复良好,6个月随访时患者肝功能正常,没有复发征象。
病例点评
——————
MCN-L(Mucinouscysticneoplasmoftheliver)是一种少见的肝胆系统良性肿瘤,发生率占肝胆系统囊性占位的5%,在肝外胆道发生更少。肝外生长的MCN-L可沿着肝外胆道生长,最多见于肝总管,但肿物与胆管之间并不相通。该病好发于中年女性,临床常以黄疸、腹痛、发热起病。肝外生长的MCN-L通常表现为单发、多分隔的囊性肿瘤。
病理方面,囊壁由单层立方形或无绒毛的柱状上皮细胞组成。85%的MCN-L镜下可见厚层致密梭形细胞构成的卵巢样间质细胞。伴有这类间质细胞的胆道囊腺瘤虽然具有恶变潜质,但仍认为是一种良性肿瘤,预后良好。反之,如缺少卵巢样间质,则预后相对较差。这种病理特征与胰腺或卵巢的粘液性囊性肿瘤相似。
典型的MCN-L超声表现为球形或椭圆形,边界清晰,无钙化、厚壁的多房性肿瘤,囊壁有或无乳头状结构。MRI上可见T1加权像低信号,T2加权像高信号,囊壁和分隔强化,伴或不伴钙化。
当囊壁出现不规则强化,或囊壁上出现乳头状结构或结节病变时,提示恶性病变可能。超声观察囊壁结节或不规则结构更有优势。超声也可用来进行囊肿内液体穿刺或囊壁组织活检。
有研究显示囊液内CEA和CA水平升高,可用来鉴别MCN-L和单纯囊肿。目前并不推荐在术前进行细针穿刺活检,因为其结果不能提供足够信息,并且会增加沿针道种植或播散的风险。
肝外生长的MCN-L具有恶性可能,手术切除是首选的治疗方式。该肿瘤切除后预后很好,若肿瘤切除不完全,有局部复发或向恶性转化的可能。
原文整理自:.JournalofMedicalCaseReports()12:33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