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胆总管肝片形吸虫病1例
2021-11-29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次患者,女,22岁,遵义人。年11月无明显诱因出现上腹部阵发性绞痛,偶牵涉至肩背部,可自行缓解。于年3月前往医院就诊,入院查体:体温36.6℃,脉搏75次/min,呼吸16次/min,血压/80mmHg(1mmHg=0.kPa),全身皮肤巩膜无黄染,心肺无阳性体征,腹平软,肝脾肋下未触及,全腹无压痛。实验室检查:白细胞10.32×/L,中性粒细胞百分比0.81%,淋巴细胞1.44×/L,嗜酸粒细胞0.00×/L,嗜碱粒细胞0.00×/L,转氨酶和胆红素均无异常。腹部磁共振提示:胆道系统扩张,胆总管最大直径12mm,汇管区胆管内呈迂曲低信号影。患者长期生活于遵义,近6个月于义乌工作,有食生水产类食品史。在全麻下行内窥镜逆行性胆管胰管造影术,术中见十二指肠降段环形皱襞黏膜无异常,主乳头呈椭圆型,体积增大,开口呈绒毛状,充血水肿,易出血。胆总管造影显示:胆总管轻度扩张,其内见绒毛状充盈缺损,充盈缺损影可浮动。用取石球囊胆管内取出2条活体成虫,椭圆形、灰褐色、蠕动活跃,大小约2.0cm×1.5cm×0.5cm(图1)。再次行胆管造影,充盈缺损消失,术后留置鼻胆管引流。虫体经贵州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鉴定为肝片形吸虫。术后口服吡喹酮片治疗(0.6g/次,2次/d,共服2d),1周后出院。术后随访半年无不适。图1患者胆管内的肝片形吸虫成虫A:胆管内2条活体成虫;B:取出的成虫。讨论人肝片形吸虫病主要是通过生食含有囊蚴的水生植物或饮用被囊蚴污染的水所致。诊断主要依据粪检发现虫卵。由于找到虫卵或虫体的概率低,该病的诊断率不高,易误诊为肝肿瘤、肝胆管结石、原发性嗜酸粒细胞增多症等。目前治疗人感染的西药主要包括硫氯酚、硝唑尼特、吡喹酮、三氯苯达唑等,其中三氯苯达唑治疗肝片形吸虫病具有疗效好,不良反应少的特点。本例患者所有临床表现均不典型,磁共振表现为迂曲低信号影,考虑蛔虫可能性大;嗜酸粒细胞甚至降低,除有南方短暂居住及生食水产类食品史外,其他均难以考虑诊断为肝片形吸虫病。由于该病临床不多见,临床医生需增加对肝片形吸虫病的了解,拓宽诊疗思路,减少误诊。(病例来源:.1;39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涂奎等参考文献略)
一件大体标本凝固着一段悲惨的遭遇
肝片形吸虫囊蚴抵抗力观察
肝片形吸虫囊蚴对日常生活中使用的调料:醋、酱油、蒜汁、盐,甚至是白酒均不敏感;室温下自然干燥1~2d也不能完全杀灭;低温(4℃)潮湿下,可长时间保持活力;但囊蚴对高温敏感,微波高火30s和沸水10s,即可杀死。
年云南宾川26人被片形吸虫感染
我国自年报道首例来自福建的片吸虫感染患者以来,有记载的确诊病例报道不到百例。本次宾川县26例确诊病例,感染人数之众,在国内外都属罕见。
三氯苯达唑治疗人肝片形吸虫的临床疗效观察
三氯苯达唑尚未在我国临床上广泛使用,本院用其治疗肝片形吸虫7例为国内第一次使用,均获得了良好的临床疗效。
三氯苯达唑-首款治疗肝片形吸虫病药物获FDA批准
诺华公司宣布,美国FDA批准该公司的三氯苯达唑上市,用于治疗6岁以上的片形吸虫病患者。这是目前治疗这一疾病的唯一一款FDA获批疗法。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