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新闻医院为一名先天性巨结
2021-7-21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次近期,医院六病区普外科为一名先天性巨结肠症患者实施微创手术,成功破解了困扰患者10余年的腹痛、便秘问题。为向普外科全体医务人员表达感谢之情,患者及家属特地送来了锦旗。
18岁的小卢,来自湖南郴州汝城县,十多年来一直被反复腹胀,腹痛伴呕吐,排便困难所折磨,而且腹胀、便秘已严重影响到患者的正常生活和学习,身心都备受煎熬。小卢一直多方求医问诊,但都未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入院后,医生发现小卢因久病面色晦暗、萎靡焦虑,并存在营养不良状态,腹部表面能看到肠管的轮廓。结合病情,经进一步钡灌肠,腹部CT等检查,确诊为成人型先天性巨结肠症,需要进行手术切除。
医院普外科高度重视,组织专家团队会诊,考虑传统手术方式需行肠造瘘,开腹切除吻合,关瘘等多期治疗;而且患者病史时间较长,为目前湘潭地区年龄最大的患者(既往最大年龄16岁),结肠扩张明显,单纯经肛门手术存在困难。专家团队最后决定为其实施“经腹腹腔镜联合经肛巨结肠I期根治,心形吻合术”。
经过充分的术前准备,少渣饮食,回流灌洗,改善和调整患者的营养状态后,王云教授(医院),马劲松教授(医院)等为其实施了手术。经腹腔镜操作由于已经膨胀的巨大肠管导致腹内空间狭小,系膜水肿,纤维化增厚,大量增生的血管蔓延,手术操作及游离层面极为困难。经肛操作保留齿状线上3cm部分直肠前壁有利于感觉,后壁齿状线上1cm吻合结肠利于传输。利用自然腔道(NOSES)取出标本,病变的肠子犹如一条“巨蟒”。术后病理回报“狭窄段直肠神经节细胞缺如”。目前,患者已康复出院。
王云教授介绍,先天性巨结肠占新生儿胃肠畸形的第二位,每-名出生的婴儿中就有一例得病。成人型先天性巨结肠症临床上较为少见,是先天性结直肠黏膜下层和肌层神经节细胞缺失或减少所导致的结直肠疾病,往往并发顽固性便秘、间歇性腹痛、肠梗阻、营养不良、中毒症状等。若不及时诊治,会影响患者的生长发育和生活质量,严重时会导致肠穿孔、腹腔感染、全身感染甚至危及生命。经腹腔镜联合经肛门切除手术是更为全面的技术,能显著缩短肛门解剖时间,游离更长的病变结肠,更容易判断无神经节细胞肠段范围,观察吻合后肠管是否扭转,腹腔出血等。此例联合手术入路亦是湘潭首例(既往年龄较小,单纯经肛)。
编辑:吴敏
感谢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