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例我院多学科强强联合为严重心律失常

2019-1-31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

我院多学科强强联合

为严重心律失常患者成功取石

  胆囊切除之后,就不会有结石困扰了吗?近日,一名严重心律失常患者在我院接受了ERCP微创介入治疗,经过消化内科、心内科、麻醉科医生们的共同努力,终于为最低心率只有30次/分的患者安装心脏临时起搏器后,成功取出胆总管内一枚1.2cm的结石,及时解除了患者的胆道梗阻,挽救了患者的生命。

  我院消化内科四病房主任关景明介绍,胆总管结石就像体内有一枚不定时炸弹,如果不及时治疗,容易反复出现急慢性胆管炎,一旦出现急性化脓性胆管炎,死亡率高达90%以上。

一颗结石让胆道扩张3倍多

  来自鸡西市的郑女士今年64岁,近一周来,不断发作的腹痛让她饱受其苦,开始以为自己吃坏了肚子,后来竟疼的满头大汗,直不起腰,甚至是满床打滚。医院一查,才知道竟是胆总管结石引起。郑女士介绍,因为胆囊结石诱发胆囊炎反复发作,医院做了胆囊切除手术,满以为就可以高枕无忧了,不再有结石困扰。没成想,肝内胆管的结石竟脱落到了胆总管。

  由于郑女士胆总管内的结石有1.2厘米,不仅堵住了直径只有0.6厘米的胆道,而且造成严重梗阻,致使胆道扩张3倍多,所以必须及时手术治疗。但患者自身还有高血压、缓慢型房颤病史和严重的心率失常,医院,都因风险太大而被拒绝。抱着一线希望,郑女士找到了我院消化内科四病房主任关景明。

手术在即心率却不达“标”

  关景明介绍,患者入院时有黄疸、发热的症状,检查后发现存在胆系感染,结石梗阻时间长,极易出现化脓性胆管炎,加上患者自身还有严重的心脏疾病,对患者来说都是致命的打击,所以手术越快做越好。

心律失常

  然而对患者进行24小时动态心电监护却发现最低心率只有30次/分,远低于手术指标60次/分。关景明强调,进行ERCP微创胆道取石手术,难免对胆道有刺激牵拉,正常情况下都会出现胆心反射,使患者的心率更低,像郑女士严重的心率失常的情况,极易在术中出现心脏骤停的危险。经过消化内科、心内科、麻醉科专家会诊,一致认为:必须先安放心脏临时起搏器,再进行ERCP手术。

多科室协作确保手术顺利进行

  经医务科协调,26日一早,消化科医生陪同郑女士到心内科介入手术室,由心内科王帆医生为患者成功安放心脏临时起搏器后,患者被送到消化科介入手术室。麻醉科刘冬冬医生,对患者的心肺功能做了全面的评估,并积极的准备术前麻醉。有了麻醉科的保驾护航,消化科医生开始为患者进行ERCP手术治疗。

关景明主任术前查看患者的影像检查结果

  术中,当十二指肠镜到达十二指肠降段位置时,关景明主任竟发现,这是一例十二指肠乳头的困难插管,患者的十二指肠乳头长在了十二指肠憩室的左下内侧壁,加上胆囊术后的牵拉,十二指肠乳头不能充分暴露。由于患者体型偏胖,加上心脏起搏器的固定位置,患者只能采取非常规的侧卧位,这样更增加了手术难度。迎难而上,关主任不断调整螺旋,采用非常规的造影管及导丝,导丝终于进入胆道,顺利完成胆管造影,乳头扩张、胆道取石一气呵成,一枚直径1.2厘米的褐色结石被成功取出。

各部位结石示意图

什么是ERCP?

  关景明介绍,ERCP(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术)是目前临床上诊断和治疗胆总管结石、阻塞性黄疸等胰胆管疾病的金标准。据了解,我院在胆道结石的诊断及治疗方面具有较大优势,于省内较早开展ERCP治疗,年诊治患者余例,解除了省内外诸多胆胰疾病患者的困扰。

文|李华虹 徐丽娟

通讯员|赵磊

图片|科室提供

插图|均来源于网络

编辑|杨嘉安

哈医大二院

期待您的







































白癜风盲目用药的危害
让白癜风患者感受中科魅力

转载请注明:
http://www.rqzpr.com/zzbx/9278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医院地址: 健康热线: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