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黄疸的12个问题
2018-10-7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次一、什么是黄疸
黄疸是种常见的症状,并非一种疾病名称,它是由于血液当中的胆红素水平升高所引起的皮肤、黏膜的黄染;黄疸可根据发病原因的不同分为三种:1、溶血性黄疸,是指人体内的红细胞破坏,所引起的血液中的间接胆红素升高,2、肝细胞性黄疸,它是由于肝细胞严重坏死引起的,血液中的间接胆红素和直接胆红素都升高,3、阻塞性黄疸,由机械性的梗阻导致血液当中的直接胆红素升高。
二、什么是阻塞性黄疸
阻塞性黄疸是黄疸的一种,它是指由于胆管出现机械的梗阻所引起血液当中的胆红素升高,造成皮肤、黏膜的黄染;导致胆管梗阻的原因有胆管和胆囊的结石引起的、胆管系统的炎症性疾病引起的和胆管及胆管周围组织的肿瘤压迫引起的等三大类原因;阻塞性黄疸是一种症状并不是疾病,它本身就是皮肤、黏膜发黄,除此之外还会出现一些原发疾病的症状;阻塞性黄疸的治疗关键是对于它原发疾病的治疗,如果是结石会通过手术或者内镜的方法把结石取出来,如果是炎症性疾病引起就给予药物治疗,同时也可以给内镜治疗,如果对于肿瘤性的,是切除原发性的肿瘤或者做一些姑息性的治疗以缓解黄疸的症状。
三、人体的胆管系统是怎么回事
胆汁是由肝细胞分泌产生的,通过肝细胞之间连接的毛细胆管,逐渐的扩展,就像从树的末梢逐渐流向树干一样,胆汁从胆道系统排出肝外,这个排泄的过程当中任何环节出现问题,比如受到外来的压迫或者破坏等都会梗阻,造成阻塞性黄疸的发生。
四、引起阻塞性黄疸的原因有哪些
阻塞性黄疸发生的原因:1、结石,胆结石、胆囊结石如果掉在胆管里面都会造成胆管阻塞引起黄疸;2、炎症,肝胆的一些疾病的慢性炎症会导致胆管的狭窄,产生梗阻引起黄疸;3、肿瘤,胆管或者周围组织的肿瘤可以压迫胆管引起阻塞性黄疸。
五、为什么阻塞性黄疸会使人的皮肤变黄
阻塞性黄疸是由于胆管受到机械性的梗阻所引起的血液当中的胆红素升高造成的,皮肤、黏膜发黄;胆红素是红细胞代谢的产物,正常情况下胆红素在血液当中循环被转移出肝脏,然而在疾病的影响下胆红素不能正常的循环出去,导致血液中的胆红素浓度升高;胆红素本身是黄色的,浓度升高后就会引起皮肤、黏膜的黄染。
六、阻塞性黄疸的伴随症状有哪些
阻塞性黄疸本身就是一种症状,并非疾病,它除了会出现皮肤、黏膜发黄外,还会根据它的原发疾病出现相关的症状;如果是结石引发的,就会有结石相关的症状,疼痛、发热等;如果是慢性炎症引起,起初可能症状不太明显,逐渐加重,也会出现轻微的发热;如果是肿瘤引起的话,早期可能不疼,无症状,到了晚期才会出现疼痛、发热等症状。
七、如何早期发现黄疸
黄疸最初体现在眼睛的巩膜,就是老百姓俗称的白眼珠,大家记住平时巩膜的颜色,发病时仔细观察会比平常发黄;正常人尿液是淡茶色的,发病时尿液颜色会变黄,如果大量饮水后还不能变淡就要警惕,医院做化验、B超,排查黄疸。
八、阻塞性黄疸的诊断
阻塞性黄疸的诊断:1、验血,化验肝功中总胆红素、碱性磷酸酶和γ谷氨酰转肽酶都明显的升高;2、影像学检查,B超、CT、核磁和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等检查可以直接显示阻塞的部位以及是否有肿瘤;3、病理学检查,就是做胆管或者胰腺其他部位活检,是针对肝脏的占位性病变进行的检查。
九、阻塞性黄疸的鉴别诊断
阻塞性黄疸的鉴别诊断:1、溶血性黄疸,是指血液当中有溶血现象,查血常规网织红细胞高,胆红素升高以间接胆红素为主;2、肝细胞性黄疸,转氨酶会明显的升高,同时伴有总胆红素高,直接和间接胆红素都高;3、阻塞性黄疸,主要靠影像学检查,能够发现胆管有狭窄、阻塞或者受压迫部位。
十、阻塞性黄疸的治疗
阻塞性黄疸治疗的关键在于对形成梗阻原发病的治疗:1、结石,通过手术或者内镜的方法把结石取出;2、炎症,给药物治疗,同时也可以给内镜治疗,扩张放置一个支架;3、肿瘤,切除原发性的肿瘤,如果不能切除可采取姑息性的治疗,给它放一个支架使它暂时把胆道打通,缓解黄疸的症状。
十一、阻塞性黄疸能彻底治愈吗
阻塞性黄疸能否彻底治愈的关键在于原发病的治疗效果,比如结石、炎症等原因造成的阻塞性黄疸治疗后效果相对比较好,但很难治愈;肿瘤造成的阻塞性黄疸,切除肿瘤后可以缓解症状,但很难保证肿瘤不复发。
十二、阻塞性黄疸患者日常生活注意事项
阻塞性黄疸的患者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饮食清淡,戒烟戒酒,忌食辛辣刺激和高脂高胆固醇的食物,可以多吃些富含蛋白质和维生素的食物,以便于更好的消化吸收;保持平和心态,适当的进行运动,锻炼身体;做过手术或放置过支医院检查。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