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便便就可以测肛肠健康
2017-6-2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次吃喝拉撒,是每个人的基本生存需要。其中大便是重要的健康晴雨表,细心观察还有助于发现疾病。
正常大便标准
“看便识病”首先要了解什么样的大便是正常、健康的。
性状:条状软便不粘连。健康的大便多呈条状软便,在便池内不粘连,能浮在水面,水冲即净。糊状、没有干结成块的大便也属正常。食物蛋白质高时,大便会偏硬,近似黏土;碳水化合物高时,大便则偏软或成糊状。
气味:带有微臭。由于细菌分解产生的粪臭素等,正常大便是微臭的,爱吃肉的人气味会重一些,素食者味轻。如果臭得难以忍受,可能有健康问题。刺鼻酸味、烧焦味都可能由消化不良引起;腥味,则可能意味着消化道出血。
数量:“一条便”约克。健康大便多呈形如香蕉的条状,每条长度约10~15厘米,重量约克,每次排2~3条。排便量可因食量、食物种类等发生改变,如膳食纤维摄入较多,排便量会增加。
次数和习惯:每日一次,晨起排便最佳。排便次数和习惯因人而异,每日一次、晨起排便者居多。一般而言,无排便困难及其他不适,1~3天排便一次不算便秘,一天排便不超过3次不算腹泻。
排便感觉:5分钟内排出,无残留便意。能在1~2分钟内自然、通畅地排出,整个时间不超过5分钟,便后觉得轻松,没有残留便意,就是正常“畅便”。
4种颜色别忽视
除了性状,大便的颜色也不可忽视,许多疾病都可能导致大便颜色改变。
黑色:乌黑色糊状、表面有光泽的大便常被称为柏油样便。在没有吃特殊的食物及药物的提前下,大便黑可能是上消化道出血的特征表现之一,而消化道溃疡、食管癌、胃癌是常见的原因。下消化道少量出血量时,也可能排黑便。
红色:血便多因下消化道(空肠、回肠、直肠、结肠)出血所致,由于“路程”短,化学变化少,出血仍呈红色。如大便混合血液,且有沟槽,应检查是否患结肠癌等病。若鲜血只附在大便表面,则患痔疮、肛裂的可能性较大。
灰白色:如果胆汁进入肠道的通道被阻塞,消化道内没有胆汁,大便就会呈灰白陶土样。胆结石、胆管癌、胰头癌、肝癌等病,都可能导致这一改变。
绿色:如果没吃大量绿色蔬菜,出现大便绿色、呈水样或糊状、有酸臭味,可能患有消化不良、肠道功能失调等病。如绿色大便中混有大量黏液,则为急性肠炎。
健康排便3原则
虽然听着不雅,但事实上,重视排便应像重视吃饭一样,才能进出平衡,保证机体健康运转。好的排便习惯,可从3个方面培养。
第一,大便时别分心。许多人喜欢边上厕所边看报、玩手机,殊不知,这样一心二用会分散注意力,降低对肛门肌肉的精密控制,久而久之可能诱发便秘。
第二,有便意别憋着。现代生活节奏快,很多人有来不及上厕所便“憋着”,这是非常不好的习惯。一定要尽量减少刻意抑制便意的行为,避免条件反射消失带来的便秘。
第三,好姿势助排便。一般来说,蹲便时,肛门周围肌肉放松、腹压增大,有助于顺畅排便。只能坐便时,马桶高度要以大腿保持半屈状态为宜,如身高不够,可在脚下垫个矮凳。对患有心脑血管病的人来说,用力排便可能诱发心肌梗死或脑卒中,最好选择坐便,排完起身要缓慢。
此外,最好根据大便的情况调整饮食。如出现大便腥臭、难冲净,要适当少吃肉食,增加膳食纤维、蔬果。体检时的便常规检查不要轻易放弃,45岁以上的人最好每年查一次。
海口治白癜风最好的医院治癜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