困难型胆囊手术教程腹腔镜下开窗法部分胆
2016-12-21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次损伤控制性手术理念最先在创伤领域提出,近年已逐渐应用于普通外科急诊手术。Dissanaik教授提出了一种针对困难型胆囊的损伤控制术,描述为腹腔镜下开窗法部分胆囊切除术,适用于因急性胆囊炎入院,术中发现粘连严重的患者。文章发表在最近的JAmCollSurg杂志上。
该术式仅在15例患者中应用,术前均有多次胆囊炎发作史。由于长期的发作性胆囊炎症,囊壁逐渐纤维化增厚,胆囊三角区增生粘连、疤痕致密,解剖空间狭小,胆囊管一般很短,解剖分离Calot三角极易发生肝胆管损伤。
开窗法部分胆囊切除术可在腹腔镜或开腹条件下施行,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图1使用超声剥离器或类似器械(止血钳)靠近胆囊窝安全区,切开胆囊前壁
图2上下延伸前壁切口,侧切口延伸至肝方向,以安全移去胆囊前壁、侧壁。此时可清晰看到胆囊内外的解剖结构,以预防损伤
图3评估残余的漏斗状胆囊颈部的深度,修剪至距胆囊管口1cm处。此时,胆囊后壁完整,以预防胆囊壁与邻近结构的致密纤维黏连引起右肝管、胆总管或肝动脉的医源性损伤
图4在漏斗状胆囊颈部放置引流(通常使用20-FrMalcot引流管),开口于胆囊正上方腹腔镜trocar位置;在胆囊窝放置#10JP引流管,开口于另一trocar位置
15例患者均于术后行ERCP确定胆道引流情况,均未出现ERCP相关并发症。出院前拔除JP引流管;胆汁引流量减少时,拔除Malcot引流管,平均时间约3.5周。术后随访6月~8年,均无并发症发生。
LC术中诊断为困难型胆囊时,传统术式为中转开腹,但部分医生因缺乏开腹胆囊切除术经验,常埋下隐患,潜在地增加了医源性胆道或血管损伤的风险。
一项纳入30多篇临床研究文献,总计例行部分胆囊切除术的患者的Mta分析结果表明,部分胆囊切除术并发症发生率及死亡率均较低,仅有1例出现肝胆管损伤。18%的患者发生术后胆漏,多数行保守治疗成功。
开窗法部分胆囊切除术并非新术式,却是困难型胆囊的安全手术方式,且具备基本腹腔镜技能的外科医生能够快速掌握。最关键的是,外科医生需培养从LC转至损伤控制性手术这一决策的临床思维。目前缺乏此类术式的详细描述,希望该文能够抛砖引玉,以更好地为临床服务。
编辑:李娜
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路线北京治疗白癜风总共要多少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