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源性胆管损伤的分类及预防

2021-3-5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

胆道外科医生心中永远的痛医源性胆管损伤的预防要点??准确的术前评估与决策、选择恰当的手术时机是降低胆管损伤发生风险的前提,特别对于急性胆囊炎,应尽量避开炎性水肿极期,或早期手术(72h内),或在积极内科治疗及经皮经肝穿刺胆囊引流控制炎症后3个月后再行胆囊切除手术。此外,LC手术过程标准化、术中建立CriticalViewofSafety(CVS)并通过关键解剖标志辨识分离平面,也是减少损伤胆管的关键措施。CVS原则要求清除Calot三角内所有脂肪和纤维组织,确认胆囊管和胆囊动脉是惟一与胆囊相连的管道结构后再行离断,坚持此原则可有效减少甚至避免胆管损伤。当胆囊炎症重、Calot三角解剖困难时,可从胆囊颈背侧切开腹膜开始游离,分离过程中应注意始终紧贴胆囊表面,并保持分离平面始终位于Rouviere’s沟平面上方(腹侧),可有效避免损伤肝总管或右肝管。合并胆囊炎症病人常伴有肿大的胆囊淋巴结(位于胆囊颈部与肝总管之间),以此淋巴结为标志在其右下方操作可避免损伤肝门部胆管。胆囊切除困难时,及时中转开放手术,或行胆囊底优先的胆囊次全切除术,均可降低胆管损伤发生率。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
http://www.rqzpr.com/yyzn/9462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医院地址: 健康热线: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