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吞鱼胆蛇胆当心小命不保

2017-4-30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

民间传言,

称吃蛇胆和鱼胆可以明目和清火。

前不久,还真有人试了

结果险些丧命

……

宁波北仑的谢先生将一条草鱼的鱼胆整个儿地泡在白酒里,一口吞下。随后接连的两三天呕吐腹泻不止。经检查发现,谢先生出现了较为严重的肝功能损害,同时还伴有急性肾功能衰竭等症状。经过紧急抢救后才转危为安。

鱼胆、蛇胆确有奇效?

能生吃吗?

据中医医书《证治准绳》记载,鱼胆有清热解毒、清肝明目、止痛的功效,可治目赤肿痛。但多数的鱼胆都有毒,并且少量即可引起中毒。而且胆汁中含有的生物毒素耐高温,不论生吞、煮熟或者泡酒喝,都不会被破坏。医院里是不推荐的。在中草药中,能起到清热解毒、清肝明目作用的可替代药物有很多,没必要冒着生命危险去吃鱼胆。

鱼胆本是鱼类的解毒器官,胆汁中含有极强的毒素,能损害人体肝、肾器官,使其变性坏死。同时,也能损伤人体脑细胞和心肌,造成神经系统和心血管系统的病变,重则造成急性肾功能衰竭而死亡。

对于一般人来说,食用一只二斤重草鱼的鱼胆就可使人中毒。有研究表明,若是食用一只七斤重以上的草鱼的鱼胆,会使人有生命危险。

中毒反应

食用鱼胆后,患者中毒的程度一般与摄入鱼胆多少有关。鱼的种类、饲养环境不同,毒素浓度也会不同。鱼胆中毒发病快,首先表现为恶心、呕吐和腹泻,重者可有神经麻痹、昏迷、抽搐等症状,若不及时救治,会出现肝肾损伤引发心衰直至死亡。

另外,中医上认为蛇胆具有清肝明目、补肾壮阳、止咳化痰等诸多功效,但绝对不提倡生吃。实际上,中医以动物胆汁入药时,计量都非常小。且药用蛇胆的来源、炮制方式等都有严格的规定。也就是说,在炮制处理过程中,已经将其有害、有毒的东西去除。

蛇胆中含有胆盐、胆酸、胆红素及氰化物等毒性成分,还有肝吸虫、裂头蚴等寄生虫,生食后非但不能治病,反而会“致病”。即使是经过白酒浸泡、腌制、捣碎、蒸煮或用药处理过的蛇胆也不能吃得太多,因为毒性物质仍有残留,寄生虫不能保证完全杀灭。许多人误认为将蛇胆连同白酒一道吞服就能起到杀菌等作用,但在不刺破蛇胆的情况下,即使是用高浓度白酒浸泡也不能消灭胆汁内部所含的病菌,反而会促进胃肠道对胆汁的吸收,加剧毒副作用。

生吃蛇胆会带来两大隐患

●感染寄生虫,其中肝吸虫容易寄生到人的肝胆道系统,幼虫生长过程中会分泌排泄物,引起黄疸、胆管炎症甚至胆道肿瘤;裂头蚴还会钻入脑部、肠道等部位损害相关脏器功能。

●胆酸、氰化物等毒性物质会直接或间接损伤肝细胞。由于免疫系统对蛇胆中的毒性物质难以辨识,在其抵抗蛇胆蛇毒的同时,也会杀伤自身的肝细胞,引起自身免疫反应,导致中毒性肝炎,病情较重的短期内即出现肝功能衰竭,此外对肺、肾、血液系统等都有危害。

中毒反应

由于个体的差异,每个人在服用蛇胆后中毒反应不一。

口麻、呕吐、腹泻、疲乏、厌食、黄疸等症状是肝功能衰竭的早期表现;尿量逐渐减少则预示肾功能衰竭。若氰化物含量较高,吃后一两个小时就会出现中毒症状,也有人吃过以后并没有任何不适。有的中毒者若本来就有肾功能受损,则更易引起急性肾功能衰竭。

寄生虫在胆管内的潜伏期较长,一两个月到半年才出现症状都有可能,早期主要表现为轻微的肝区不适、厌油腻等,严重的则会诱发胆道肿瘤。

一旦出现不适症状,请及时入院治疗,将自己的病史告知医生,以免延误抢救时机。

你还敢试吗?

医生提醒

目前市场上能起到清热解毒、清肝明目作用的可替代药物有很多,大家还是不要一味地相信偏方以及祖传秘制。如若存在怀疑,请在使用“传说中的偏方”之前,多咨询权威专家。

(来源:钱江晚报、人民网、杭州日报、南方都市报)

你想要的我们都有!

健康故事荟栏目定期邀请健康领域的大咖,通过







































北京什么医院是专业的白癜风医院
北京最好的白癜风

转载请注明:
http://www.rqzpr.com/yyzn/8962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医院地址: 健康热线: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