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陵人注意了一女子体内出现大量密密麻麻

2016-12-31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

今年48岁的魏女士,几天前因上腹部疼痛难耐,医院外科就诊。当医生从她的胆囊内取出多条黑色蠕动的肝吸虫时,她才弄明白引发自己上腹痛的“罪魁祸首”,竟是自己的一种饮食习惯……

那天,外科胡铭荣主任医师在给魏女士检查后,判断魏女士是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扩张,需要实施手术治疗。但在胡主任和他的团队给魏女士做胆道冲洗中,竟然发现了大量黑色蠕动的小东西。一见到这个小黑虫,有着20多年临床经验的楼洪萍医生就怀疑是肝吸虫。但这也是她第一次碰到,以前仅仅在教科书上看到过。于是胡医师取了术中引流的胆汁标本去检验科化验,并保留了黑色的小虫子标本。

他们体型狭长,背腹扁平,后端钝圆,状似葵花籽。为稳妥起见,她通过系列研究找到了胆汁中的典型虫卵,证实魏女士的确是感染了肝吸虫。

(显微镜下的肝吸虫)

目前,医院针对魏女士的胆道寄生虫感染进行了杀虫治疗,直到体内没有虫卵为止

细问得知魏女士平日里就有

吃生鱼片,吃生虾蟹的饮食习惯

尤其喜欢用酒醉制。

但不知腌、醉等方法

并不能将虾蟹中寄生的囊蚴杀死,

以至于感染了肝吸虫!

根据卫生部的调查,全国肝吸虫感染人数约有万,流行区的感染率更是比年上涨了75%,除了西藏、内蒙古、青海、宁夏、新疆,中国其它地方都有发现肝吸虫感染者。

肝吸虫的幼虫喜欢寄生在淡水螺和淡水鱼虾体内,人们常吃的青鱼、草鱼、鲢鱼、胖头鱼、鲤鱼、鲫鱼均可携带。当它的幼虫被人吃进去以后,会在肠道孵化并爬进胆管,在那里安家。

肝吸虫一旦进入人体,就可以长期存活,有的甚至可以存活长达20~30年。它主要损害肝脏,可导致胆管炎、胆管结石、胆囊炎、肝硬化、胆管癌等一系列肝胆疾病。这种病原体被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列为1类致癌物。

类似这样的例子数不胜数

常言说,病从口入,祸从口出。

大家一定要养成一个好的饮食习惯

为了健康

必须要慎重!

广告

合作合作

点击“阅读原文”,即可快速进入大南陵城市









































白斑和白殿疯有何区别
白殿疯病传染吗

转载请注明:
http://www.rqzpr.com/yyzn/8826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医院地址: 健康热线: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