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AIDS胆道病的胆道镜下表现

2016-11-3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

医脉通编译整理,转载请务必注明出处。

艾滋病(AIDS)性胆道病最早在年由Cello教授首先提出,主要临床表现为右上腹痛、发热和碱性磷酸酶(AKP)升高,伴或不伴黄疸。该病常常伴随机会性感染,如隐孢子虫、巨细胞病毒等。AIDS胆道病可分为4型:1型,乳头狭窄伴胆管炎,占50%;2型,仅乳头狭窄,占30%;3型,肝内胆管狭窄伴胆管炎,占10%;4型,肝外胆管狭窄,占10%。来医院的Sealock博士在近期的《GastrointestinalEndoscopy》杂志汇报了一例AIDS胆道病在胆道镜直视下取活检的病例,医脉通整理如下:

病例资料:

患者女,51岁,患AIDS(CD4计数/μL,HIV-1RNAcopies),有多发机会性感染病史,此次因中性粒细胞减少性发热入院。患者中性粒细胞计数/μL,血、尿、痰培养阴性。肝功能检查提示AKP升高至U/L,谷丙转氨酶U/L,谷草转氨酶90U/L,总胆红素0.7mg/dL。MRCP提示肝总管局限性狭窄,以上肝内胆管轻度扩张。抗生素治疗后发热仍持续,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治疗粒细胞缺乏症,待中性粒细胞减少性发热缓解后,行ERCP检查。

胆道造影提示肝门部胆管扩张,近端肝总管直径约10mm,肝总管中部有一4mm长的狭窄(见图1)。抽取胆汁做微生物及生化分析,同时行乳头括约肌切开。单人操作胆道镜(single-operatorcholangioscopy)显示肝总管炎性狭窄伴假憩室。终末肝总管多发非狭窄性环状结构(图2)。而后胆道镜直视下取狭窄处多处组织活检,最后放置一枚胆道塑料支架。胆汁分析结果:微孢子虫、隐孢子虫卵囊等寄生虫及虫卵均阴性。狭窄处组织病理分析结果:纤维组织伴良性胆管上皮,无特异性。ERCP后,患者无发热,胆汁淤积状态改善。

病例分析:

这是目前报道的首例胆道镜下观察AIDS胆道病的病例,胆道假憩室和非狭窄性环状结构可能是该疾病的特征性表现,且在ERCP造影下不可见。乳头括约肌切开+胆道支架置入或可暂时获得收益,但长期的治疗还得依靠抗病毒治疗来阻止HIV复制,恢复免疫功能。

图1:ERCP提示肝总管局限性狭窄伴以上胆管扩张。

图2:胆道镜下可见终末肝总管多发非狭窄性环状结构。

医脉通编译自:AIDScholangiopathyvisualizedbysingle-operatorcholangioscopy.GastrointestinalendoscopyJun;83(6):-4









































北京治疗白癜风的医院首选
北京哪个白癜风医院比较好

转载请注明:
http://www.rqzpr.com/yyzn/8483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医院地址: 健康热线: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