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囊炎的中医内服治疗方法

2016-9-30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

胆囊炎的中医内服治疗方法

(1)消炎利胆茶(经验方)   制备与服法:玉米须、蒲公英、茵陈各30g,加水ml,煎去渣,加白糖适量,温服。每日3次,每次ml。   方义与功效:玉米须甘平,能利尿利胆,清热消炎;蒲公英甘苦性平,能健胃利胆,抗菌消炎;茵陈甘苦微寒,有扩张胆管利胆清热及促进肝细胞再生作用。此茶对胆囊炎、胆结石发热疼痛期,有显著疗效。但必须大量用。   宜忌:此方对急性黄疸型肝炎亦宜。   (2)金钱败酱茵陈茶(经验方)   制备与服法:金钱草、败酱草、茵陈各30g,煎汁ml,加白糖适量温服代茶。   方义与功效:金钱草甘咸微寒,入肝、胆、肾、膀胱诸经,功能利胆排石,清热解毒;败酱草辛苦微寒,能清热解毒化瘀消炎,配茵陈消炎利胆。此茶有排石利胆消炎作用,经临床多次验证,效果良好。   宜忌:须多服方见疗效,慢性胆囊炎患者,可经常用之。   (3)胆汁黄瓜藤饮(经验方)   制备与服法:藤g,洗净煎水ml,新鲜鸡胆1个,取汁冲服。   方义与功效:黄瓜藤味苦性寒,能消炎抑菌;鸡胆汁苦寒有清热利胆、杀菌消炎之功效。此方对胆囊炎、胆石症有很好疗效。   宜忌:此方大寒,对素有虚寒证患者不宜。   (4)消石散(《金匮》硝石矾石散加味)   制备与服法:郁金粉20g,白矾粉15g,火硝粉30g,滑石粉60g,甘草粉10g,研细,混合,每服10g,大麦粥汁送下,每日3次。   方义与功效:郁金味辛苦性寒,入肝、胆、心、肺诸经,辛开苦降,芳香透达,能行气去瘀,清心解郁,用治胆结石取其利胆之功;白矾酸寒入胆,能清胆经之热,有消瘀化浊之功,对阻塞性黄疸有效;滑石甘寒,能利水渗湿清热消炎;硝石辛苦咸,大温,入三焦、胃与大肠,能破坚积,荡宿垢,逐瘀通滞,虽其性大温,但能治疗火郁之疾,即《内经》“火郁以发之”的用意,故与大队寒药为伍,可减其大温;甘草、麦粥以调和其药性,所以绝对安全。   宜忌:此方对因胆囊炎、胆石症而发热者甚有效。

你好,有问题请直接加老药铺的个人qq/,随时在线咨询

老药铺长按左侧







































北京最正规治疗白癜风医院
云南治疗白癜风的医院

转载请注明:
http://www.rqzpr.com/yyzn/8455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医院地址: 健康热线: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