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化系统疾病的内镜诊治

2017-4-30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

近年来,消化内镜领域进入发展最为迅速的时期,各种新技术、新理念层出不穷,以往的诊断盲区、治疗难点逐渐被新技术所突破。消化内镜的发展对消化系统疾病诊断和治疗起到了革命性推动作用。

中华医学会消化内镜分会候任主任委员、医院消化内科主任令狐恩强教授介绍,我国50年代就有半驱式消化内镜的引入,内镜的发展切实解决了消化系统疾病的很多问题。比如消化道肿瘤的早期发现,包括食道癌、胃癌、结肠癌等。在这些癌症的普查方面,消化内镜起到相当大的作用,如果早期发现肿瘤,就可以采取内镜下切除,从而达到治愈的目的。

吃的太烫容易诱发食管癌

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食管癌、胃癌等发病率又非常高。如果在中晚期治疗,不但会消耗大量医疗资源,而且患者生存时间也不长。令狐恩强认为,大多数人是因病就医,医院去看病,这是一种老思维,“消化道肿瘤早期鲜有症状,有症状的时候就已是中晚期了。所以,我们应该往前再推一步,对高危人群进行筛查,做到早期发现。然后在内镜下把癌变的部分剥离,这样就大幅度提高了消化道癌的治愈率。这是消化道癌诊治的新模式。”

令狐恩强介绍,所谓高危人群,简单理解可以从三方面考虑:一是指高危地区的人,一般是和生活习性相关的,比如食管癌在华北地区呈高发趋势,高发的原因主要是饮食等因素,如吃的比较烫、常吃腌制泡菜等,这些都是诱因。二是家族性的消化道疾病,比如父母亲有一方面患有消化道癌,后代就属于高危人群,表现最为明显的是家族性结肠息肉病。三是有慢性疾病背景的人群,比如有重度萎缩性胃炎的患者,结肠里有息肉,所以要定期进行检查。

消化内镜在一定程度上替代了外科手术

消化内镜是诊断消化道疾病不可或缺的环节。令狐恩强介绍,从食管镜、胃镜、结肠镜、小肠镜、超声内镜、各种子镜到胶囊内镜、胶囊机器人等,消化内镜所涉及的范围不仅仅局限于消化内科,“医院消化科住院的病人75%至80%是要做内镜手术的。”消化内镜除了诊断疾病以外,还有治疗疾病的重要作用,它在某种程度上已替代了胸外科、普外科、肝胆外科的部分手术,比如消化道早癌在胃镜下切除就可以了,胆管结石手术也不需要开刀,贲门失弛缓患者也不用开胸了。

令狐恩强年带领团队在内镜下黏膜剥离术(ESD)的基础上研究出了消化内镜隧道技术,这一技术就是在黏膜层和固有肌层之间打一条通道,通过这条隧道进行一系列的诊断和治疗。这项技术替代了很多胸外科的手术,可以用内镜直接进到纵膈、心脏周围做一些手术,且比开胸手术创伤更小,手术所用时间更短,术后恢复效果更好。

随着隧道技术的广泛推广和应用,令狐恩强年被美国胃肠病学会(ACG)授予年度唯一国际奖。令狐恩强介绍,消化内镜学涵盖的方面非常广,既有消化科的问题还有普外科、胸外科、肝胆外科的问题。目前,消化内镜隧道技术在食管部位已经成为常规手术,在胃、结直肠手术封面还在进一步研究探索中。

胰腺囊肿不可忽视

令狐恩强说,许多人对小的胰腺囊肿一般都不放在心上,但有的不是单纯的囊肿。囊性肿瘤包括浆液性囊腺瘤、粘液性囊腺瘤、胰腺导管内乳头状黏液肿瘤等一系列肿瘤,其中有一部分是有潜在恶性的。有潜在恶性就意味着有可能发生恶变。

如何做到早期诊断?消化内科是利用超声内镜从胃内贴着胃壁朝向胰腺,在不到一厘米范围内贴在瘤上进行超声检查,超声以后图像会放的很大,然后使用穿刺针直接穿到囊腔里边,将穿刺针的针芯拔掉,针壳留着,然后通过0.7毫米的子镜观察囊腔来进行判定。接着通过该孔道使用0.7毫米的活检钳进去取组织来进行定性;还可通过穿刺针给囊腔内注射硬化剂,慢慢的这个囊就消失了,这样就起到了微创诊断与治疗作用。

令狐恩强,男,医院(医院)消化内科主任、博士/博士后导师、中华医学会消化内镜分会候任主任委员、食管胃静脉曲张学组组长,北京市医学会消化内镜分会候任主任委员,军队优秀中青年技术专家,美国ACG国际奖获得者。创建消化内镜隧道技术治疗学,主编出版世界首部《消化内镜隧道技术治疗学》,主编出版《TherapeuticsofDigestiveEndoscopicTunnelTechnique》(Springer),等近20部专著与专业光盘,发表余篇中英文论著与文章。提出的诊断与治疗一体的LDRf分型记录法,是全世界首个覆盖全消化道的静脉曲张分型记录法,在全国使用;提出的肝移植术后ERCP胆管狭窄的A/B/C/D分型法对胆管狭窄的治疗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提出的贲门失弛缓内镜下I/II/III分型法、与黏膜粘连度a/b/c/d/e/f分级法填补了国际空白,为消化内镜隧道技术的适应证与禁忌症的制定奠定了基础。

本文转载自新华网时间:-03-08作者:令狐恩强黄烁

欲了解更多消化科知识请搜索并添加_,或







































白癜风吃什么药
北京中科忽悠

转载请注明:
http://www.rqzpr.com/yfbf/8962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医院地址: 健康热线: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