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造成羊死亡的疾病有哪些

2016-11-25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

最近养殖户询问最多的问题是牛羊的肝片吸虫病和血液寄生虫病,这两个疾病,也是最近造成牛羊死亡的主要病原。

造成死亡的原因:一是养殖户诊断错误,二是用药不对,三是药品不合格。

肝片吸虫病

1、牛羊肝片吸虫病是如何发生的?

该病是肝片吸虫寄生在牛羊的肝胆管中引起的疾病。肝片吸虫呈棕红色,形状像柳树叶,俗称“柳叶虫”。成虫产的卵,随胆汁进入肠道,最后与粪便一起排出体外。虫卵在温暖的水中发育,在发育过程中,需要进入某些螺的体内繁殖一段时间,然后再从螺的体内跑出,成为有感染性的幼虫。附在草上或在水中。当牛吃草或饮水时,就可造成感染。而后幼虫穿透肠壁进行腹腔,从肝被膜进行肝内并定居于胆管;也可从小肠胆管口爬入胆管内。在胆管内经2-3个月就可发育为成虫,可生存3-5年,但并不排卵。低洼、潮湿、有死水泡子的草场,本病流行严重,感染率可达30-60%。本病全年均可发生,但愿夏秋季较多见。

2、牛肝片吸虫病的诊断要点有哪些?

该病一般有比较固定的流行地区。在流行病区和流行时间内,病牛的临床症状在诊断上有一定的参考价值。牛感染肝片吸虫少时,无明显表现;感染多时,可见食欲降低,反刍异常,瘤胃出现周期性臌胀或前胃迟缓,明显消瘦,下痢、贫血、黄疸、水肿,产奶量下降,孕牛流产。死后剖检,可见明显的胆管炎变化,胆管扩张,管壁增厚,内膜粗糙,内有粘稠的胆汁,可能有出血,胆汁中包含着大量肝片吸虫虫体。

3、怎样防治牛肝片吸虫病?

预防,要选择高燥牧场防牧,尽量避开有螺的死水区域;灭螺;对牛进行驱虫,开春一次,入冬一次;牛粪要堆积发酵,杀死虫卵。

治疗,可选用的药物:氯氰碘柳胺钠注射液

血液寄生虫-牛附红细胞体病

1、牛羊附红细胞体病是如何发生的?有何临床表现?

该病是由附红细胞体引起的一种传染病。附红细胞体是一种多形态的致病微生物,属于立克次氏体,呈环形、球形、卵圆形等形态,附着在红细胞上或存在于血浆中。病牛和带菌牛是传染源,其主要传播途径是吸血昆虫叮咬,血源性传播以及经胎盘传染给胎儿。当附红细胞体侵入机体后,迅速繁殖,进入外周血液,破坏红细胞。各种年龄的牛都可感染,发病集中在夏秋季节。病初症状不明显,仅表现为异食、口渴,粘膜呈黄白色。随着疾病的发展,体温升高,达40-42℃,精神不好,呼吸、心跳加快,食欲降低,反刍减少。流涎,流泪,多汗,四肢乏力,行走不稳,严重的卧地不起。产奶减少,发生便秘或出现腹泻,尿血,孕牛可发生流产。后期,粘膜极度苍白,黄疸也明显,肌肉震颤,有的突然退烧后死亡。在血涂片中发现附红细胞体即可确诊。

2、如何防治牛附红细胞体病?

预防,在夏秋季节,消灭吸血昆虫,切断传播途径,有利于控制本病。在本病流行地区,于5月份发病前用贝尼尔或黄色素进行两次预防性注射,间隔10-15天,可防止本病的发生。

治疗,发病后病牛要隔离,精心饲养和护理。可选用贝尼尔、黄色素、四环素或土霉素进行治疗。贝尼尔,每千克体重3-7毫克,用生理盐水配成5%的溶液,在深部肌肉分多点注射,每天一次,连用两天;黄色素,每千克体重3-4毫克,用生理盐水配成0.5%-1%的溶液,缓慢静脉注射,必要时间隔1-2天,可再注射1次;土霉素-万国际单位,1次静脉注射,每天两次,连用2-3天。此外,静脉注射葡萄糖、维生素C等有利于病牛恢复。









































北京专治白癜风的医院哪家最好
北京治疗白癜风的皮肤病医院是哪家

转载请注明:
http://www.rqzpr.com/yfbf/8560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医院地址: 健康热线: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