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周知识小汇总医疗篇

2021-8-17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

第一篇

胆道蛔虫病

蛔虫是人体内最常见的肠道寄生虫,由于饥饿、胃酸降低或驱虫不当等因素,蛔虫可钻入胆道引起一系列临床症状,称为胆道蛔虫病。随着饮食习惯和卫生设施的改善,肠道蛔虫病的减少,使本病的发病率明显下降。

肠道蛔虫有钻孔习性,喜碱性环境。当胃肠功能紊乱、饥饿、发热、妊娠、驱虫不当等导致肠道内环境发生改变时,蛔虫可上窜至十二指肠。如遇Oddi括约肌功能失调,蛔虫可钻入胆道,机械刺激引起括约肌痉挛,导致胆绞痛和诱发急性胰腺炎。蛔虫将肠道的细菌带入胆道,造成胆道感染,严重者可引起急性化脓性胆管炎、肝脓肿;如经胆囊管钻至胆囊,甚至引起胆囊穿孔。进入胆道的蛔虫可为一条至数十条不等,括约肌长时间痉挛致蛔虫死亡,其尸骸日后可成为结石的核心。

特点是剧烈的腹痛与较轻的腹部体征不相称,所谓“症征不符”。常突发剑突下钻顶样剧烈绞痛,阵发性加剧。痛时辗转不安、呻吟不止、大汗淋漓,可伴有恶心、呕吐或吐出蛔虫。常放射至右肩胛或背部。腹痛可骤然缓解,间歇期可全无症状。疼痛可反复发作,持续时间不一。如合并胆道感染,症状同急性胆管炎,如有黄疸出现一般均较轻。严重者表现同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

第二篇

尿道下裂

尿道下裂是比较多见的先天性畸形。由于生殖结节腹侧纵行的尿生殖沟自后向前闭合过程停止所致。

它的畸形有四个特征:①尿道开口异常;②阴茎向腹侧屈曲畸形;③阴茎背侧包皮正常而阴茎腹侧包皮缺乏;④尿道海绵体发育不全,从阴茎系带部延伸到尿道开口,形成一条粗的纤维带。

根据尿道开口异常可分为四种类型:①阴茎头型;②阴茎型;③阴囊型;④会阴型;后三种类型可影响到性功能和性行为,生活中需取坐位排尿,洗澡时回避别人看见畸形生殖器等而给病人心理上带来障碍。会阴型尿道下裂,阴部外表类似女性,应在婴儿期确定性别,以免被误认而到成年期造成更严重的心理和生理障碍。

尿道下裂需作整形手术,以恢复正常站立排尿和成年后能进行性生活,睾丸有生精功能者还可获得生育能力。手术宜在学龄前施行,可一期或分期完成。有些病人伴睾丸未降或腹股沟疝,也应作相应手术。

第三篇

胆囊穿孔

3%~10%的急性胆囊炎可并发胆囊坏疽和胆囊穿孔,多见于胆囊壶腹部或颈部结石嵌顿者,胆囊压力持续升高,导致胆囊壁缺血坏疽,引发胆囊穿孔,伴有动脉硬化和糖尿病的老年病人更易发生。穿孔部位以胆囊底部多见,颈部次之。

根据病程长短可分为三种类型:

①急性穿孔:由于胆囊炎症发展迅速,周围尚未形成粘连保护,胆囊穿孔感染性胆汁溢入游离腹腔,引起急性弥漫性腹膜炎,病情重,预后差;

②亚急性穿孔:穿孔时胆囊周围已有邻近器官和组织粘连,穿孔后被周围粘连组织包裹,形成胆囊周围脓肿;

③慢性穿孔:病变的胆囊与邻近器官粘连穿透形成内瘘,以胆囊十二指肠瘘多见(约占70%),其次为胆囊结肠瘘(约占15%)。

胆囊穿孔综合病史、体检及超声多可明确诊断。急性穿孔需急诊手术治疗,根据术中发现选择适当术式,并尽可能一期切除胆囊。有条件也可行腹腔镜胆囊切除、腹腔引流术,不能耐受手术者可行超声引导下胆囊造瘘、腹腔引流术。及时正确处理胆囊疾病是预防胆囊穿孔的关键。

第四篇

肝内胆管癌

肝内胆管癌(ICC)多源于肝内胆管上皮细胞,多为腺癌。在原发性肝恶性肿瘤中约占10%。同时起源于肝内胆管和肝细胞的恶性肿瘤,称为混合型癌,该型较为少见。

流行病学证据表明ICC与HCV感染、HIV感染、肝硬化和糖尿病相关。

ICC的临床表现与HCC相似,最常见的症状是右上腹疼痛和体重减轻,大约25%的病人出现黄疸。ICC病人的AFP水平正常,某些病例CEA或CA19-9的水平可以升高。ICC在CT和MRI上表现为局灶性肝肿块,肿块周围的胆管可能扩张,增强扫描的典型表现是肿块有周边或中心强化。本病往往沿胆道浸润生长,确诊时可能已发生肝内转移、淋巴结转移。

治疗ICC的有效方法是肝切除,手术后3年生存率为16%~61%,5年生存率为24%~44%。预后不良的因素包括肝内转移、淋巴结转移、血管侵犯和切缘阳性。放疗和化疗对本病的治疗效果有限。

第五篇

肝细胞癌的病因和病理

肝细胞癌:简称肝癌,是肝最常见的恶性肿瘤,约占90%。在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发病较其他地区高。

目前认为,肝细胞癌发病与肝硬化、病毒性肝炎、黄曲霉素以及某些化学致癌物质和水土等因素有关。

肝癌大体病理形态分为三型:结节型、巨块型和弥漫型。传统上以5cm为界,将肝细胞癌分为小肝癌(≤5cm)和大肝癌(>5cm)两类。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肝脏外科学组的分类:微小肝癌(直径≤2cm),小肝癌(>2cm,≤5cm),大肝癌(>5cm,≤10cm)和巨大肝癌(>10cm)。

肝癌细胞极易经门静脉系统在肝内播散,形成癌栓后阻塞门静脉主干可引起门静脉高压的临床表现;血行肝外转移最多见于肺,其次为骨、脑等。肝癌经淋巴转移者相对少见,可转移至肝门淋巴结以及胰周、腹膜后、主动脉旁及锁骨上淋巴结。在中晚期病例,肿瘤可直接侵犯邻近脏器及横膈,或发生腹腔种植性转移。

感谢您抽出·来阅读此文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
http://www.rqzpr.com/zzbx/9542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医院地址: 健康热线: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