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验案胰腺癌案

2016-11-19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

胰腺癌(pNET)是一种恶性程度很高,诊断和治疗都很困难的消化道恶性肿瘤,约90%为起源于腺管上皮的导管腺癌。其发病率和死亡率近年来明显上升。5年生存率3%,是预后最差的恶性肿瘤之一,有“癌症之王”之称。

胰腺癌早期的确诊率不高,手术死亡率较高,而治愈率很低。本病发病率男性高于女性,男女之比为1.5~2:1,男性患者远较绝经前的妇女多见,绝经后妇女的发病率与男性相仿。世界名人中,意大利男高音歌唱家帕瓦罗蒂、演员“肥肥”沈殿霞以及苹果之父乔布斯都因胰腺癌去世。就目前的研究与临床实践而言,手术切除、放射治疗、药物治疗以及肝移植等多种方法的综合治疗是pNET的主要治疗手段。虽然西医治疗方法明确,但是胰腺癌的5年生存率仍极低。(即便是史蒂夫·乔布斯,他在年被诊断出患有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八年之后他在与癌症的斗争中去世)。中医外治法在辅助治疗癌症及改善癌症患者术后体质方面疗效著,现将门诊胰腺癌医案一例整理如下,以飨读者!

患者,男,70岁。初诊日期:年8月2日。主诉:腹泻伴进行性消瘦6月余。病史:年初出现不明原因腹泻,伴进行性消瘦,半年来体重下降约11kg。年7月27医院确诊为胰腺癌。家属考虑患者年事已高,对其隐瞒病情,并于我院针灸科门诊寻求中医治疗。

查体:形体消瘦,精神倦怠,语音低微,两侧地机穴凸起明显,按之坚硬,满布瘀络;舌体胖大,舌质暗,有舌缨线,苔薄黄,脉弦滑。有嗜酒、吸烟史。辅助检查:CT示:胰头癌并胆总管扩张;血糖:14.1mmol/L;糖类抗原CA-:.U/ml,癌胚抗原5.ng/ml。

中医诊断:伏梁(肝郁脾虚并气滞血瘀型)。

西医诊断:胰腺癌。

予脐疗配合中药汤剂治疗。将附子、甘草、甘遂、龙骨、木香、乳香、雄黄、朱砂、五灵脂等各等份,研细末备用。小麦面和水,适肚脐大小做一面圈置脐上,麝香(0.1g)安脐中,药面填脐,上置高和炷底直径均为1cm的艾炷灸之,待艾炷即将燃尽,立即用余火引燃下一壮艾炷,一壮艾炷约燃烧15min,每次治疗1.5h,每周1次。

中药汤剂:黄芪15g、炒白术9g、陈皮6g、红景天15g、炒山药15g、鸡内金15g、绞股蓝9g、佩兰9g、菖蒲9g、远志9g、白花蛇舌草15g、莪术6g,水煎服,每天1付,每次ml,早晚各1次。

上述治疗1个月,患者感觉良好,因思乡心切,故带药回家治疗,电话随访自述情况稳定。

年11月16日复诊,言语低微,面色暗黄。据家属口述,近日因家庭琐事致情志不畅,11月初自行中断治疗,病情加重,医院行B超检查发现大量腹水。因患者病情出现变化,故暂停先前治疗,予腹部大灸、温针灸。操作:将芒硝研细,以神阙穴为中心铺于腹部(以脐部为中心,向四周拓宽3cm左右,以覆盖病灶局部为准),上敷葱姜泥(生姜g、鲜大葱3根),周围以面圈固定,其上用3列首尾相接长8cm的梭形艾柱灸之(每个梭形艾炷长5cm,中间最宽处直径约1.5cm;叠放后同时点燃3列艾炷的头、中、尾3点),待3列艾炷全部燃尽,以同样方法再换一壮,燃完3壮为一次治疗,2周治疗1次。温针灸:取背部夹脊穴(T7-L2),以膈俞、脾俞、胃俞对应的夹脊穴为主穴,每次主穴双取,其余穴位左右交替选取,行温针灸治疗,即针柄上插长1cm的艾炷,从下端点燃,每穴2壮,每周1次。

每次治疗后,患者均排出大量黑便,且排便后有舒适感。3次葱姜灸治疗后患者腹水消失,精神状态好转,改回脐疗配合中药汤剂。继续治疗1个月后病情稳定,遂带药回家治疗。前半年,每月随访1次,现每3个月电话随访1次,至今状态良好。

按语:胰腺癌属中医“伏梁”“积聚”腹痛*等范畴,表现为腹中积块、腹痛、消瘦、黄疸等。本案患者为虚实夹杂型,肝郁气滞、脾失健运,使瘀血、痰湿等实邪积聚进一步加重,又因久病正气耗损,累及肾脏、气血两虚,故以疏肝健脾、破血行气、消肿散结为治疗原则。因患者病情复杂,故取针药并用、内外合治的治疗方法,外治脐疗配合内服中药,辅以温针灸和葱姜灸,治疗方法随患者病情变化各有侧重。脐疗方由彭祖固阳固蒂长生延寿丹化裁而来,《医学入门》对此方功用有详尽的论述,“所以立法蒸脐固蒂,如水灌土培草木,根本自壮茂也。人常依法熏蒸,则荣卫调和,安定魂魄,寒暑不侵,身体可健,其中有神妙也。”该方攻补兼施,适用于癌症日久以虚证为主的虚实夹杂型病证。中药方中黄芪、炒白术、陈皮、红景天、炒山药,益气健脾主“扶正”;鸡内金、绞股蓝、菖蒲、莪术等化痰利湿、行气破瘀为“祛邪”,共奏扶正抗癌之功。温针灸选取T7-L2夹脊穴,既调整了督脉与膀胱经,又刺激了该病相应的神经节段,起到温通经脉,行气活血的作用。葱姜敷灸法中,芒硝敷于腹水部位,使破痞、逐水作用更直接;葱姜可通阳、祛痰、利水,共同达到消除腹水的目的。

中药:麝香

此患者地机穴凸起明显,按之坚硬,正是实证的表现,且穴位处有明显瘀络,与患者久病致气滞血瘀的病情相符、傅南琳等[2]亦从解剖、生理、病理、临床表现、治疗等多方面论述了胰腺与中医学中“脾”的密切关系,即胰腺是归入中医脾脏概念的。《医林改错》中“脾中有一管”,体像玲珑,易于出水,故名珑管。”描述的即是胰腺,故地机穴可作为临床诊断胰腺疾病的经验穴。本文转自中国针灸,作者为陈爱文等,高月整理,李文元编辑,转载请注明出处与原作者。









































白癜风治疗方法
有治疗白癜风的偏方吗

转载请注明:
http://www.rqzpr.com/zlsd/8503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医院地址: 健康热线: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