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例分享新型I粒子双链胆管引流

2020-11-7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

概况:

患者男,72岁,因“确诊胆管癌4月,胆道支架置入术后皮肤黄染2”入院。查体:皮肤及巩膜黄染,腹软,右上腹轻压痛。腹部CT:肝内外胆管扩张,支架内可见新生软组织影。临床诊断:胆管癌。因患者及家属拒绝外科手术及再次置入胆道支架,经多学科会诊后,拟置入本中心自行研发的胆道一体化可携带125I粒子双链引流管(图1)以解除梗阻。首先进行经皮肝穿刺胆道造影,显示支架上段胆管扩张,对比剂无法通过闭塞段(图2A);以导丝导管配合开通闭塞段,完成胆管内钳夹活检,并留置10.2F内外引流管;病理报告为胆管腺癌,结合病史考虑肿瘤支架内生长。置入携带125I粒子双链引流管,粒子腔外接8G粒子植入针,双侧各推入25I粒子5粒,确保双链跨越狭窄区上下各1cm,最后截取0.018in导丝填充导管侧腔以避免粒子移位,手术时间25min。术毕进行剂量验证,将CT图像录入近距离放射治疗计划系统,估算2个月后距离粒子链旁开0.50、1.00、1.50cm的吸收剂量分别为133、65、30Gy。术后3天SPECT提示肿瘤均位于粒子辐射区域内,粒子无移位、脱落(图2B)。术后2个月复查胆管造影及CT(图2C)示支架通畅,遂拔出粒子引流管。访9个月,未再次发生胆管梗阻。

讨论:

胆管支架置入术后,常因支架内肿瘤生长或肉芽增生致支架再狭窄甚至闭塞。本例采用携带125I粒子双链引流管近距离放射疗法开通胆管支架闭塞段取得成功,未发生严重并发症。此法具有以下优势:①置管后即可出院,利于缩短住院时间、降低医疗成本;②粒子链可随时取出,减少严重近距离放射治疗并发症;③双腔设计较粒子单链能够在短时间内获得更高的累积剂量,扩大治疗范围,缩短带管时间,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本期责任编辑:宾大庆审稿:羅江濤转载声明:版权申明

文章来源:介入先锋作者:韩新巍

更多精彩指南:

多种方法处理颅内复杂多发动脉瘤

医院田甜团队-血泡样动脉瘤

经桡动脉途径行外周介入的安全性与可行性

糖尿病足介入综合诊治临床指南(第4版)

支扩竟然能变成这个样子,快来学学火眼金睛!

完全植入式输液港上海专家共识

影像学引导肺癌冷冻消融治疗专家共识版

门静脉血栓TIPS及局部溶栓治疗

CT、MRI、超声,谁更适合引导微创介入治疗?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
http://www.rqzpr.com/yyzn/9409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医院地址: 健康热线: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