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的突破医院成功开展经内镜逆
2021-3-22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次北京专业治白癜风医院 http://www.bdfyy999.com/
日前,我院消化内科医院消化内科梁运啸主任的指导下,成功为一位胆总管结石伴急性胆管炎患者行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经内镜鼻胆管引流术。手术的成功,标志着我院腔镜微创技术有了新的突破,填补了县内ERCP治疗胰胆疾病的技术空白。
11月8日,65岁覃阿姨因上腹部疼痛伴畏寒、尿黄2天入住我院普外二区,行腹部腹部CT检查提示,考虑胆总管结石伴急性胆管炎、梗阻性黄疸、胆道梗阻、2型糖尿病。给予抗感染、控制血糖等处理,由于患者希望通过内镜微创治疗,消化内科收到会诊请求,经科主任陈敬松、副主任张华宝评估病情,患者有ERCP手术指征,于11月20日转入消化内科治疗。11月23日,我院消化内科团队在给患者充分完善术前准备后,送介入室为患者行ERCP术,医院消化内科梁运啸主任的现场指导下,经口插入十二指肠镜至十二指肠降部,经乳头插管,可见导丝插管顺利,造影提示导丝插入胆总管,胆总管下段见结石影,大小约1.0x1.1cm,留置导丝,置入扩张气囊行扩张术,见胆总管下段明显狭窄,无法进行有效扩张,导入猪尾巴鼻胆管,观察胆汁引流通畅,退镜。患者手术顺利,无并发症,经过放置鼻胆管引流,患者胆道梗阻问题得到解除,术后复查胆红素明显下降,为其下一步治疗争取了时间。
据介绍,经内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术(ERCP)是指将十二指肠镜插至十二指肠降部,找到十二指肠乳头,由活检管道内插入造影导管至乳头开口部,注入造影剂后x线摄片,以显示胰胆管的技术。由于ERCP不用“开刀”,创伤小,手术时间短,并发症较外科手术少,住院时间也大大缩短,深受患者欢迎,已经成为当今胰胆疾病重要的治疗手段。
随着内镜技术水平不断提高和内窥镜配件不断升级,很多既往需要传统手术治疗的疾病,多了微创治疗的选择。近年来,我院消化内科借助医联体平台,医院的技术帮扶下,在科主任陈敬松、副主任张华宝的带领下,内镜技术得到质的飞跃,消化系统疾病整体诊疗水平也得到提高,基本实现大病不出县,进一步为珠乡百姓提供了更便捷、更优质的医疗服务。
医院消化内科简介
我院消化内科设置有病房、门诊及胃肠镜检查室,开放床位45张,拥有较强的医疗团队,现有医务人员29人,其中副主任医师4名,主治医师5名。胃肠镜检查室配备有目前国际主流品牌富士能和奥林巴斯最新的电子染色放大内镜系统,富士能型、奥林巴斯型、富士能型各一套,含胃镜7条、结肠镜5条、氩气治疗机、13c碳、14碳呼气试验机。内镜质量和分辨率居区内前列。
目前开展的业务有:上消化道出血、急/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反流性食管炎、肝硬化、炎症性肠病、中毒、急/慢性胰腺炎、消化道息肉、胃肠道早癌等疾病的诊治。开展消化道早癌的筛查、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加乳头肌切开取石术(ERCP+EST)、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套扎术+硬化术+组织胶栓塞术、精准断流术(ESVD)、经内镜消化道止血术、消化道黏膜切除术(EMR)、消化道黏膜下剥离术(ESD)、内镜黏膜下挖除术(ESE)、内镜全层切除术(EFTR)、消化道支架置入术、内镜逆行性阑尾炎治疗术(ERAT)、内镜下内痔硬化术及痔上黏膜套扎术、经内镜下空肠营养管置管术等诊疗。
治疗消化系统常见病及急、危、疑难疾病,开展无痛胃肠镜、镜下治疗等技术。在消化道疾病诊疗及消化道内镜诊断、镜下治疗方面处于市内处领先水平。
从广东、医院引进2名高层次人才任科主任及学科带头人,先后选派骨干到中南大学湘雅二院、医院、广西医科大一附院进修学习,每年派医院参加短期业务培训及学术交流。
医院的品牌科室、拳头科室,一贯秉承“病人第一、质量第一、服务第一”的服务理念,始终坚持规范化治疗的原则。科室业务长期得医院消化内科的技术指导,力争三年内,创建广西自治区重点专科(县级版),建立具有区内先进水平的消化系统疾病诊疗及消化内镜诊疗团队。
-
内镜治疗技术
文/黄皓(消化内科)
图/消化内科提供
图文编发/宣传科
医院便民信息
急救中心:
急诊科:-7285
门诊-
发热门诊:
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