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了胆总管结石怎么办

2020-9-4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

相信大家都碰到过家里下水道堵塞的情况,第一反应就是请人来疏通啊。我们人体也有许多管道,其中之一就是胆总管。细小的胆总管担任着每天由肝脏产生的胆汁排泄进入肠道参与脂肪消化的任务,日积月累,也会形成胆泥甚至结石。

首先我们来看看胆总管结石是如何形成的。胆总管由肝内树枝状的肝内胆管汇总而成,相当于树干,最终出口在十二指肠乳头处。胆囊通过胆囊管连接于胆总管,肝脏分泌的胆汁就储藏在胆囊内,进食后胆囊收缩,再把胆汁由胆总管排泄入肠内参与消化。

胆囊结石,顾名思义结石位于胆囊内。有些患者会说我都胆囊切除了怎么还会长石头?因为胆囊只是存储胆汁的容器,切除胆囊并不是说不产生胆汁了哟。胆总管结石是指结石位于胆总管。胆总管结石包括原发性胆总管结石和继发性胆总管结石。继发性的胆管结石,石头来自于胆囊,是因为胆囊结石掉入胆总管里面形成的。原发性的胆总管结石病因比较多,常见的有胆道慢性炎症,细菌感染,胆汁淤积,营养因素等等。这就是为什么胆囊结石患者切除胆囊后再发胆总管结石的原因。

怎样才能知道胆总管长了结石?胆总管结石症状的轻重取决于结石是否完全堵塞胆总管以及是否合并胆管炎症。

结石如果尚未完全把胆总管堵塞,就像我们家中下水道只是有点堵,但水还是能流下去的,那么患者可能没有明显的临床症状,或者在行B超等检查时发现胆总管扩张。下水道完全堵了家中就会水漫金山,那胆总管完全堵了呢?胆汁排泄不出去,回流至肝脏,吸收入血液循环就会出现全身皮肤和巩膜发黄;尿色加深,甚至如酱油色;大便颜色变淡甚至发白;还有部分患者会出现全身皮肤瘙痒难忍。

如果出现结石嵌顿,还有可能出现腹痛。俗话说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如果胆总管结石造成胆汁排泄减慢甚至逆流,那么肠道内等细菌就有可能乘虚而入逆行至胆道出现感染症状,可以出现腹痛、畏寒、寒战,在一些高龄老人情况更严重者可能出现感染性休克。由于胆总管与胰管共同开口于十二指肠降部乳头,较大结石对胰管的压迫或者微小结石从十二指肠乳头排出时造成乳头括约肌痉挛,部分患者还会同时引起急性胰腺炎。

怎样才能发现胆总管结石?B超是最常用的检查方法,对胆囊结石的准确率比较大,胆总管因受十二指肠等空腔脏器的影响,B超对胆总管结石的诊断率低于胆囊结石,特别对十二指肠后段胆管难以显示。对有腹痛、黄疸的患者,特别是有胆囊结石病史、B超可见胆总管扩张的患者,可考虑进一步行磁共振胰胆管造影检查(MRCP)。近年来超声胃镜也越来越多备用于胆总管疾病的诊断,可有效避免体外B超在诊断胆总管疾病的不足,其对胆总管结石的敏感性高达84~%。

B超下胆总管结石

MRCP下胆总管结石

得了胆总管结石怎么办?外科手术还是内镜介入?传统外科手术需要将胆总管切开取石,并在腹部留置引流管,手术创伤大,恢复慢。内镜介入手术(即ERCP,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是指十二指肠镜通过食管、胃、十二指肠球部,至十二指肠降部乳头处也就是胆总管在肠道的开口处,注入造影剂,进行胆总管造影,明确结石数量、位置,并完成取石。

ERCP取石

ERCP经人体自然腔道进入,无需开腹,创伤小,恢复快,一般术后3~7天即能出院,是目前治疗胆总管结石的首选方法,特别是不合并胆囊结石,以及高龄不能耐受外科手术及麻醉的患者。如果部分患者因结石巨大,不能一次取出,或者合并严重胆道感染,全身情况较差不能耐受外科手术,可先行置入鼻胆管或胆道支架,解除胆道梗阻,缓解症状,改善肝功能及全身情况,再择期取石或外科手术。

当然ERCP取石也并非所有患者都能施行,如一些原因如上消化道狭窄、梗阻,或者某些外科手术造成消化道改道或重建等内镜无法到达十二指肠乳头;有心肺功能不全、凝血功能障碍等其他内镜检查禁忌的患者。如有患者合并有肝内胆管结石或胆囊结石,单纯ERCP取石近期内可解除胆道梗阻,但可因上游结石掉落再发,可考虑ERCP胆总管取石联合外科手术。

编辑沈婷

审核邵东

(图片部分来源网络,如有侵权告知删除)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
http://www.rqzpr.com/yfbf/9359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医院地址: 健康热线: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