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知胆管癌治疗困局有望被打破

2021-3-13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

白癜风爱心传递分享会 https://m-mip.39.net/news/mipso_6084082.html
胆管癌恶性程度高、患者预后差,缺乏有效治疗手段。近日,天津医科大学南开临床学院王西墨团队联合中国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黄波团队,在国际顶级学术期刊《自然·生物医学工程》上发表文章,展示了首创的载药囊泡治疗肿瘤技术的一项临床应用成果:其对胆管癌治疗表现出良好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胆管癌在消化道肿瘤中占比约3%,属于罕见病的一种,发病率相对不高,但恶性程度仅次于胰腺癌,病死率和手术复发率超过50%~70%。文章第一作者、医院肝胆胰外科主任医师张晖指出,目前国内外均没有针对胆管癌治疗的标准化疗方案。临床上只能用胰腺癌或消化道肿瘤的化疗方案对胆管癌进行治疗,但疗效不佳。现有专家共识推荐的首选治疗方案为手术切除,但因胆管癌患者前期症状表现不明显,当出现梗阻性黄疸明显症状就诊时,胆管癌大多进展到中晚期阶段,此时仅有不到20%的患者有根治性手术的机会。而胆管癌尤其是肝门部胆管癌手术难度大、危险性高,对医生技术水平要求极高,医院都可开展。目前针对中晚期胆管癌的胆管腔内治疗,只能通过放置导管或支架解决胆道梗阻,并没有针对肿瘤本身的治疗。此外,胆管癌治疗费用高昂,如果具备手术指征,手术费用和后续治疗费用约在20万元~30万元左右。如今,胆管癌的治疗困局有望被打破。中国科学家创新研发的载药囊泡治疗肿瘤技术已在多个省市使用,为寻找治疗希望的胆管癌患者提供了一个新选择。该技术将肿瘤细胞的囊泡与微量的化疗药物结合,将化疗药物富集于囊泡内,并激活免疫反应,用于恶性肿瘤的治疗。自年起,天津市医院以20例晚期肝门部胆管癌患者(该类型患者生存期一般在3个月~6个月)作为研究对象,开展了载药囊泡治疗胆管癌的临床转化。经治疗后,约30%的患者影像学显示胆道梗阻部分缓解,约有50%患者首次疗程治疗后黄疸症状减轻、肝功能有所恢复,排便颜色由陶土色转为正常的黄色,随访患者中生存期最长达到21个月,大部分患者饮食状况、生活质量均有所改善。在安全性方面,患者血常规、肝肾功能均无明显变化,无腹痛、恶心、呕吐等其他不适症状,安全性表现良好。该技术主要研究者之一王西墨教授表示,载药囊泡治疗胆管癌技术是全球首创的新技术。随着后续样本量的扩大和方案的逐步优化升级,未来有望成为一线的胆管癌治疗方案。

文:健康报记者陈婷

编辑制作:胡彬

审核:方彤

热文精选

科研王俊院士:做好五件事,用创新推动肺癌的微创外科发展

团队揪出“深藏不露”的致病元凶,感染病学科靠这三件“法宝”

健康24岁围棋国手坠楼身亡,生前患抑郁症,自查这10个表现您有吗?

医院安检大幕拉开:不得不算的经济账法律女患者投诉医生猥亵案:避免纠纷,规范操作是要害所在!科研都说临床转化难,看这项技术如何借力“出圈”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
http://www.rqzpr.com/hlzs/9471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医院地址: 健康热线: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