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DT简讯第45期复旦大学附属中山

2017-4-9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

年11月23日中午12:00-13:30,医院胰腺外科联合肿瘤内科、肝外科、放疗科、介入科、病理科、内镜中心、放射诊断科、中西医结合科在1号楼11楼开展了第45期胰腺肿瘤MDT研讨会。

本次MDT共进行了19个疑难病例讨论,现选择其中3个患者进行相应的报道。

案例1

介入科刘凌晓教授带来了1例疑难男性病例,为壶腹部肿瘤伴肝多发占位后,予以PTCD+胆道支架置入+肝内病灶穿刺活检术。术后病理提示:穿刺肝组织部分区间质增生伴胆汁淤积,但同时穿刺的两条组织种植于裸鼠皮下,却都明显成瘤。影像科饶圣祥教授再次阅片后认为肝脏实质内见多发结节呈T1WI低信号,T2WI高信号,增强扫描呈环形强化,转移可能性大。肿瘤内科周宇红教授认为裸鼠成瘤具有一定异质性,并不能完全代表组织本身状态,作为治疗方法参考还缺乏足够依据。胰腺外科楼文晖教授认为从影像学上看,肝内部分低密度影可能是炎症导致的局部的胆管扩张,但更大可能支持肝转移,建议筛选病灶后再次穿刺行病理学检查以明确诊断。后经MDT各位教授讨论认为,建议患者行穿刺做病理检查,明确诊断后确定下一步治疗方案。

案例2

肿瘤内科郭曦医师带来1例74岁女性,肝占位的患者,肝穿刺病理提示转移性NEC可能性大。影像科饶圣祥教授阅片后认为,肝脏密度欠均匀,右前叶上段(Ⅷ段)可见团片状异常低密度影,边界欠清,动态增强早期见轻度强化,门脉期呈相对低密度,考虑是肝恶性肿瘤。病理科纪元教授认为该患者Ki67指数为30%,考虑是分化好的NEC。胰腺外科许雪峰教授该患者行镓68核素扫描提示了病灶分布广泛,PRRT治疗也不适合。胰腺外科匡天涛教授认为患者年龄较大,耐受性较低,建议对症支持治疗。各位教授经过激烈的讨论,建议予以靶向治疗。

案例3

胰腺外科吴文川教授分享1例66岁男性患者,患者主诉“发现空腹血糖偏低4年,反复饥饿感伴出汗3年”就诊。经影像科饶圣祥教授阅片后认为,胰尾见大小约14*11mm异常信号灶,T2WI稍高信号,T1WI低信号,增强后动脉期明显强化,延迟期信号稍减退,胰管无扩张,周围血管无受侵,结合患者临床症状考虑是胰岛素瘤。病理科纪元教授从病理学方面介绍了胰岛细胞增生与胰岛素瘤的鉴别。内镜中心张轶群教授认为今后遇到此类相同病例,可以行超声内镜下穿刺活检以明确诊断。

短暂的一个半小时经过激烈和学术至上的讨论后结束了,医院胰腺MDT团队通过不断努力,继续秉承患者利益至上的原则不断为更多的患者提供专业的诊治方案。

------------

点击标题下方蓝色字“中山胰腺肿瘤中心”或扫描最下方







































北京治疗白癜风的医院
北京中科中医院

转载请注明:
http://www.rqzpr.com/hlzs/8938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医院地址: 健康热线: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