兔病讲座当前兔病防控重点与策略
2016-11-9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次当前兔病防控重点与策略山西省畜牧业协会兔业分会常福俊
家兔是一种娇气的小动物,其疾病有上百种,但对生命威胁的仅有十余种,因此,抓住重点做好疾病的防控,并采取防重于治的综合措施,才能减少发病死亡率,降低损失。
1.兔瘟兔瘟是由病毒感染引起的一种毁灭性急性、败血型传染病、其传播迅速,发病死亡率高,损失惨不目睹。兔瘟四季皆发,以冬末春初为甚,青年兔敏感,仔、幼兔次之,通过交易、互往、笼具、草料等传播。经消化、呼吸和外伤感染。
典型症状:晚间采食正常、次日暴死笼中,口鼻喷血、肛门粘附污物。突然发病,短时兴奋狂奔,挣扎尖叫,颤抖,四肢抽搐、划动、麻痹而亡。体温升高41℃以上拒食、软卧静死。幸存兔体弱、消瘦乃至生长受阻。
剖检确诊:内脏所有器官呈现弥漫和坏死性出血,点斑交汇,肿胀淤紫,尤以喉头和气管为甚,俗称红气管。
应急防治:立即大剂量(2—3倍)注射兔瘟疫苗,一般经2--4天待疫苗产后免疫力后即可逐渐控制降低或减少死亡。切记使用兔瘟单苗,禁用联苗,尤其三联苗等,否则无治疗效果。即使平时接种防疫也不能用联苗,否则有诱发兔瘟的危险。同时笼舍用具彻底消毒,病兔隔离,死兔深埋或焚烧作无害化处理,并定期防疫灭患.
2.巴氏杆菌病巴氏杆菌由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属呼吸道传染病范畴,四季皆发,以气侯突变的春秋和多雨闷热潮湿季节为甚。经消化道传染,呼吸道感染,地方性散发流行,以败血症,传染性鼻炎,肺炎等常见,尤以鼻炎型为甚。
典型症状;体温升高41℃以上,呼吸急促,鼻腔流出浆液或脓性分泌物,病程短,死亡率高,并继发其它病型。
剖检确诊:呼吸道各个器官出血,并水肿坏死,变性,尤以肝、肺为甚。
应急防治:病兔隔离,笼舍消毒,注意通风,保持洁净,定期防疫注射。患兔先用温开水洗鼻净腔,然后用鼻炎滴剂,鼻炎净等滴鼻,并结合鼻炎康,鼻炎灵等口服或肌注丁安卡那霉素或林可霉素,连用5--7天。鼻炎疗效缓慢而且易复发,因此应持之以恒,时刻防范。其它病型则依症而治,不敢怠慢。平常使用喹乙醇,鼻肛净等可防患于未然。通常防疫,由于巴、波都有鼻炎之相同病症,实践认为注射巴氏单苗较巴、波联苗效果差,因此应接种巴、波二联苗为佳。
3.大肠杆菌大肠杆菌是由一种致病菌毒引起的肠道传染病。发病和死亡率较高,四季皆发,尤以高温、高湿的夏秋为甚,初生和断奶幼兔易感,青、成兔次之。
典型症状:患病食欲不振,精神沉郁、被毛粗乱,体弱消瘦,肢体发冷,腹泻腹胀,粪便淡黄胶冻水样,治疗不及而延缓,常脱水死亡。
剖检确诊:肠道积气充血,尤以胃,十二指肠和空肠为甚,回肠内容胶粘液,结肠扩张,肝肾肿大出血,膀胱积尿。
应急防治:加强饲养管理,定期防疫接种,注意兔舍和原料卫生,严禁突然更换草料,供足饮水。发现病兔迅速接种大肠杆菌单苗可挽救一些,但以本场分离制成的菌苗疗效最佳。如条件不具备可口服庆大,氧氟沙星或肌注肠炎灵,土霉素、庆大、氟哌酸等,同时配合饮服VC、电解多维等补液,抗应激,防脱水。平常在料或饮水中添加微生物制剂,如生态素(农大山研所生产),益生素,益生菌等可防患于未然。
4.葡萄球菌本病由感染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由外伤感染或通过患病母兔的乳汁而诱发仔兔患病,死亡率高。
典型症状:由于感染情况和程度不同,表现为皮下脓肿,乳房炎,脚皮炎和仔兔黄尿病等,尤以仔兔黄尿病较严重,其它病型见病例十一、十二,仔兔黄尿病由吮食患乳房炎母兔的奶汁所致。患兔体温升高,精神沉郁,昏睡不食,肢体发软,肛门污染,后肢潮湿,水样淡黄色腹泻、腥臭难闻,病程长2--3天,短2--4小时,死亡率很高。由于仔兔体小力弱又不好治疗,因此应尽早防范。
剖检确诊:母兔乳房肿胀损伤拒哺,仔兔肠粘膜充血、出血,肠内充满粘液,膀胱扩张充满黄色或褐色尿液。
应急防治:先治母兔乳房炎,口服或肌注抗菌消炎药,如青霉素,磺胺类等,辅以仔兔口服庆大或氧氟沙星等。同时,加强饲养管理,注意笼舍,干净卫生,消除毛刺致伤,定期防疫注射,防患于未然。实践认为,一年四次持之以恒给母兔定时接种葡萄球菌疫苗,可以提高抗病力,并净化乳汁,有效阻止仔兔黄尿病(急性肠炎)的发生。
5.魏氏梭菌魏氏梭菌是一种急性肠道传染病,以水样下痢,脱水和迅速死亡为特征。四季皆发,冬春为甚。各种兔均易感,以1--3月龄幼兔为甚。通过消化道感染。气候、饲料突变,饲料蛋白质高、粗纤维低,长期喂抗生素,扰乱肠道菌群平衡等为致病之源。
典型症状:急性无明显症状突然死亡。慢性精神沉郁、拒食、消瘦,排褐色软粪,随之剧烈腹泻,呈黄褐色,后期带血,变黑,腥臭,体温正常或稍高。病程1--2天,发病死亡率高。
剖检确诊:胃积食,粘膜脱落,有出血点和溃疡斑。肠充气含粘液。盲肠、结肠充血,出血,内容黑褐色水样物,腥臭,肝质脆,胆充盈,脾深褐,膀胱积茶褐色尿液。尤其胃底部有褐色溃疡斑和盲肠出血为典型病变。
应急防治:加强饲养管理,合理搭配饲料,粗纤维含量不低于12%,严禁突然更换饲料及配方,搞好环境卫生,定期笼舍消毒和防疫注射。发现病兔,应立即加倍量(2—3倍)接种魏氏单苗,同时补充粗料,停食精料,供足饮水可得已缓解。但急性个例无可救治,应尽早淘汰,轻者口服青、链霉素或泻痢停等,同时配合补液(葡萄糖)和解毒(肌注VC)等,有较好疗效。平常使用鼻肛净(农大山研所研制生产)拌料可得以有效防范。
6.波氏杆菌波氏杆菌由支气管败血波氏杆菌引起的一种以鼻炎和支气管肺炎为典型的传染病,并常与巴氏杆菌混合感染。四季皆发,气候多变的春秋为甚。各种兔均易感,成兔为慢性,幼兔、青年兔则为急性发作。病兔,带菌兔为传染之源。
典型症状:鼻炎型参照巴氏杆菌。肺炎型表现为消瘦,鼻腔粘膜红肿,充血,流大量粘液渐为脓性,并堵塞鼻孔形成结痂,使兔打喷嚏呼吸困难,打呼噜,逐渐精神不振,食欲下降乃至拒食消瘦死亡。
剖检确诊:支气管充满泡沫状粘液,肺脏有数量不等,大小不一的灰白色脓疱,内有脓汁,有个例肺脏和其它器官也见大小不一的脓疱,内积粘稠奶油样脓汁。
应急防治:加强饲养管理,搞好清洁卫生,冬保暖,夏通风,定期防疫注射,以巴、波二联苗为佳。发现病兔除滴鼻外,可结合肌注丁安卡那、林可霉素,阿奇霉素,氟苯尼考等,平时使用鼻肛净拌料可防患于未然。
7.球虫病球虫病是常见且危害最严重的一种寄生虫病,以断奶至3月龄以内的幼兔最易感染,死亡率高,成年兔则抵抗力强,成为隐性感染。病因:本病多发于温暖潮湿季节,冬季棚室保温饲养也易发病。以断奶仔兔到3月龄的幼兔易感、死亡率高。断奶,变换饲料,营养不良,笼具和兔舍卫生差,饲料及饮水污染等都会促使发病。
典型症状:由于球虫种类及寄生部位各异,其发病症状也不尽相同。肠球虫多数不显症状突然死亡。有的四肢抽搐、头向后仰、惨叫而死。慢性病兔粪便干秘、粪中带血,腹胀、喜卧、精神沉郁、食欲减退,多于10天左右体质衰弱而亡。肝球虫精神不振,食欲减退、逐渐消瘦,肝肿大,触之疼痛,后期出现神经症状四肢麻痹,尤以后肢为甚,最终衰竭而死。若肝、肠混合感染,均显两种症状,给治疗带来更大困难。
剖检:肠球虫,急性死亡肠壁血管充血。十二指肠扩张,肥厚,粘膜充血,出血。小肠充气,内积红色粘液。慢性兔肠粘膜呈淡灰色,并有小而硬的白色结节,略见化脓性坏死状。肝球虫,肝肿大,表面有数量和大小不等的白色或淡黄色结节。切开胆管外流乳白色浓稠物质、胆囊肿大,充满浓稠色淡胆汁,腹腔积液膀胱积尿,如混合感染两种病变都有。
应急防治:加强饲养,搞好饮食和环境卫生,定期消毒和驱虫,平时在饲料中添加0.5%兔宝1号(山西省畜牧所兔研室研制)或球净(农大山研所生产),从仔兔补料始起一直至三月龄为止。也可定期注射山东滨州沈氏兔球净,一次0.5--1毫升(治疗量加倍),可使幼兔在60--70天内免受球虫困扰,但必须在环境卫生等前提条件下予以配合,否则,并非万事大吉。治疗:口服氯苯胍、地克珠利等。临床实践认为、一旦发病治疗效果甚微,且祸及全群。
8.疥癣疥癣由螨虫寄生所致,有耳癣和脚癣之分,四季皆发,春秋为甚,接触传播。耳癣由螨虫侵入耳道引发中、外耳炎,渗出物干燥形成黄褐色结痂塞满耳道,痂皮纸卷样,患兔奇痒不安,不断摇头,用爪抓耳,精神沉郁,食欲减退,逐渐消瘦,最后衰竭而死。脚癣由疥癣引起,一般从嘴、鼻周围和爪部发病,患兔不停地用嘴啃咬脚爪部用脚爪抓挠嘴和鼻孔等,患部出现灰白色痂皮。患兔精神不振,食欲减退,不安,患脚不敢着地、迅速消瘦,最后衰竭而死。
平常预防:保持笼舍洁净卫生,干燥通风,场舍笼具定期用1%敌百虫溶液、3%热火碱水或火焰喷烧消毒。健康兔每年1--2次预防性药物处理,即1--2%敌百虫溶液擦耳或洗脚。或隔月皮注阿维菌素、伊维菌素等,成兔一次1毫升;幼、青兔0.2—0.5毫升即可有效阻止疥癣的发生和流行。
应急治疗:虫克星,每公斤体重0.2毫升皮下注射,隔7--10天重复1次。耳癣先祛除耳内污物,结痂,并用酒精棉球擦洗,然后兑水涂擦除癞灵,一天2次,连用2--3天,隔7--10天再用1--2次即可。脚癣,虫克星注射的同时结合除癞灵药液洗脚疗效更佳。
9.皮肤霉菌皮肤霉菌:由须毛癣真菌和石膏样小孢子菌引起,以皮肤角质化、炎性坏死、脱毛和断毛为特征的传染病。四季皆发,以春、秋季换毛期为甚,各年龄獭兔均易感染,尤以仔、幼兔发病率最高。
须毛癣菌:多发生脑门和背部,表现为脱毛呈圆形,形成边缘整齐的秃毛斑,显露淡红色皮肤,表面粗糙,并有灰色鳞屑。小孢子霉菌多发生头部,先由嘴周围及耳朵、鼻、眼、面以及颈部等皮肤出现圆形或椭圆形突起,继而感染肢端和腹下。患部被毛折断脱落,形成环行或不规则的脱毛区,表面覆盖灰色较厚的鳞片,并发生炎性变化,初为红斑,丘疹水疱,最后形成结痂,结痂脱落呈溃疡。患部剧痒、骚动不安、食欲降低、逐渐消瘦,最后衰竭死亡。
平常预防:加强饲养管理,搞好环境卫生,注意舍内温度适宜并通风透光,定期用2%火碱或0.5%过氧乙酸喷洒消毒。脱落的兔毛,使用火焰喷灯焚烧,并经常检查兔群,发现可疑兔立即隔离。
应急治疗:口服灰黄霉素,按每公斤体重20毫克,连续20--30天。达克宁、克霉唑涂抹
患部,每天2次,连续3天,严重者6--10天,疗效良好。(注:皮肤霉菌原则上不提倡治疗,发现病兔或可疑病兔,应立即淘汰或隔离审查,避免传染,且祸及全群。)
10.营养性脱毛营养性脱毛;由于饲料中长期缺乏含硫氨基酸和微量元素,导致毛乳头营养吸收受阻而发病。患部以大腿、肩胛两侧及头部居多,皮肤无异常反应,断毛较整齐,根部有毛茬,一般1厘米左右,形成剪毛痕。夏秋多发,成年兔和老龄兔为甚。
平常预防:加强饲料营养,添加含硫氨基酸和矿物元素等。
应急治疗:黄连素1片,加2--3汤勺温开水溶化,棉球蘸取涂抹患部,每天2--3次,至长出新毛。
11.皮下脓肿皮下脓肿:由外伤或咬伤感染葡萄球菌,形成脓包。脓肿多见于四肢和腹部,初期红肿、发硬,手感温热,疼痛,且日渐软化破溃流出脓汁,严重患兔体温稍升高,精神沉郁,食欲减少,影响毛皮质量,不致丧命。
平常预防:笼舍及底板务求平滑无倒钩毛刺,防止创伤。家兔3月龄后公母要分笼饲养,商品公兔及时去势,防止咬架受伤而感染发病。
应急治疗:初期局部外涂鱼石脂软膏,消炎止痛,促进脓包成熟软化。后期择脓肿底部开口,排尽脓汁,取3%双氧水或0.3%高锰酸钾溶液冲洗,然后注入雷夫诺尔溶液,无需缝合即愈,严重个例肌注抗生素等。
12脚皮炎脚皮炎;由于笼舍底板粗糙或带刺,致兔脚掌或趾部受损感染葡萄球菌引发蜂窝组织炎所致。患病初期局部红肿充血,继而化脓,日渐形成久不愈合的溃疡面。患兔不愿行走,后肢抬起怕着地或轮换着地,随之食欲减退,日渐消瘦,若继发全身感染,则呈败血症死亡。
平常预防:注意保持笼舍底板平滑,边缘钝圆,发现患兔及时隔离治疗,并对原笼舍进行彻底消毒灭菌。
应急治疗:病初涂抹皮炎平,每天2--3次,连续4--5天。患部化脓,先消除病灶消毒后,外敷皮炎平软膏,并用4--6层纱布包裹,隔2--3天换药一次至伤口愈合。脚毛生长浓密后再放归原笼。对于严重患兔及时淘汰,以防后患。实践认为定期接种葡萄球菌疫苗,并结合笼具前提条件辅助,可防或灭患于未然。
声明:转载或转发请注明作者及出处!
如果你觉得有用,请转发分享给你的朋友!
握商机
点击查看
1、最新求购信息......
2、最新供应信息......
3、各地收购商信息......
4、各地兔皮经纪人信息......
猜你喜欢1.养兔专家:谷子林教授
2.谷子林—困境中挣扎的中国獭兔业
3.国家兔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谷子林:新常态下如何养兔赚钱
4.养殖天地:关于野兔及其人工养殖问题的探讨(---谷子林)
5.再不吃兔肉你就out了!
6.养兔三字经
欢迎朋友打-更好的为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