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内镜引导下胆管引流术EUSBD
2016-11-1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次典型病例
患者,黄XX,女,84y,以“进行性黄疸2周”入院。入院辅助检查:ALTU/L,ASTU/L,TBILumol/L,DBILumol/L,CaU/mL,CEA24.7ng/ml,WBC8.43*10^9/L,N73.5%,Hb96g/L,PLT*10^9/L,PT13.4Sec,APTT21.6Sec。上腹部CT:提示胰头占位伴胆总管下段梗阻,肝内胆管明显扩张(见图1)。经超声内镜检测并行EUS-FNA最终病理确诊胰头腺癌(见图2)。排除外科手术可能,遂拟行ERCP微创手术解除胆道梗阻,操作过程中尽管尝试了各种插管方法(包括针状刀乳头开窗术),但均无法成功逆行插入胆管(见图3)。后采取经EUS引导下经胃穿刺左肝内胆管,留置导丝并顺行通过狭窄段直至导丝穿出乳头,再以ERCP方式循导丝逆行插入切开刀,造影、乳头切开、扩张及放置金属支架(见图3、视频1),手术顺利,耗时40min,术后患者无感染及出血等并发症,三天后肝功能恢复正常,并予出院。
视频1EUS-RV操作过程
讨论
目前,经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是处理胆管、胰管疾病最重要、最有效的微创手术方式,尤其对那些晚期肿瘤无法手术切除的胆道梗阻患者,经ERCP术介入治疗是最佳处理方式。但由于各种原因,大约有5%的患者无法成功实施ERCP术,这包括胰头及十二指肠壶腹部肿瘤侵犯破坏乳头、肝内外胆管肿瘤浸润致胆管狭窄导丝无法逆行通过、幽门及十二指肠狭窄内镜不能通过、以及Roux-en-Y手术等原因致使无法成功完成ERCP逆行插管,对于这部分患者始终是临床处理中的重大难题。
近年来随着超声内镜(EUS)技术的发展,经EUS引导下的介入治疗逐渐成为消化内镜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EUS引导胆管引流术(EUS-BD)成为ERCP技术的补充,很好的弥补了上述ERCP技术的不足。其主要针对无法成功完成ERCP手术的晚期恶性胆道梗阻以及手术解剖结构改变的患者,强调通过人体自然腔道(胃/十二指肠)进行介入治疗,相对传统的PTCD术,EUS-BD创伤小、并发症发生机率低、痛苦小,且经自然腔道放置内引流,明显提高患者生活质量,这一手术方式的应用极好的扩大了ERCP适应证,为患者带来新的希望。
目前EUS-BD术主要有3种术式:第1种为经EUS引导下肝管胃吻合术(EUS-guidedhepaticogastrostomy,EUS-HGS),即通过EUS对胆内总管探查,然后经胃经肝穿刺左肝内胆管,留置导丝,沿导丝进行扩张,然后在肝管和胃之间放置支架进行胆汁引流,其主要适用于肝门部胆管癌完全梗阻或幽门、十二指肠狭窄内镜不能到达乳头的患者;第2种为EUS对接技术(EUS-guidedRendezvous,EUS-RV),即首先应用EUS观察胆管,穿刺放置导丝,导丝通过胆总管及乳头进入十二指肠内,然后借助留置的导丝完成ERCP术,胆管逆行插管成功后拔出导丝。因此,EUS-RV适用于胆管各部位梗阻的患者,但前提是幽门及十二指肠肠腔无狭窄,内镜能够顺利到达十二指肠乳头;第3种为胆总管十二指肠吻合术(EUS-guidedcholedochoduodenostomy,EUS-CDS),即通过EUS对胆总管探查,然后经十二指肠穿刺胆总管放置导丝,沿导丝进行扩张,然后在胆管和十二指肠之间置入支架进行引流。其主要适用于胆总管下端、壶腹部肿瘤伴或不伴十二指肠狭窄的患者。
体会
EUS-BD是内镜操作的高阶技术,亦是技术难度最高的超声内镜介入技术,其要求术者要同时熟练掌握EUS和ERCP两种内镜技术,因此,目前在国内该项技术只有少数较大的内镜中心才能开展。我们自年始开展此项技术,目前也积累了一些自己的经验和体会,虽然上述三种术式均熟练开展,但我们更多是采用EUS-RV方式,因为只有这种术式才是真正意义上的经自然腔道引流。在各种国内外会议上,我们经常看到有关EUS-HGS和EUS-CDS两种术式的操作演示,除了展示操作者漂亮的操作技术外,大家很少白癜风最好的医院白癜风的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