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dquo石rdquo属不易遗忘
2020-10-18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次北京中科白癜风医学研究院 http://pf.39.net/bdfyy/zjft/161225/5154125.html
随着现代饮食结构及饮食方式的改变,胆囊结石、胆道结石已经是十分常见的疾病,针对胆囊结石,除了发现常规的结石,总有些结石特别“调皮”,所以我们更要发现遗忘在角落里不安分的结石。
病例一:
中年女性,反复上腹痛10年余,10年前外院CT诊断单个结石,每次发作至门诊消炎止痛后即可缓解,一直没复查。后至我科门诊就诊,完善上腹部CT检查,提示胆囊多发结石,部分位于胆囊管,需行手术切除。
术后2月随访:病人胃口及体重均较前改善,营养状况亦较前好转。
一、结石可能不止一颗
发现胆囊结石的人需在专科医师指导下定期复诊治疗,胆囊结石可能因饮食结构与方式而改变,至少每年复查肝胆彩超,如出现上腹痛,需随时、及时就医。
横看成岭侧成峰,不同角度有不同收获。水平位片与冠状位片结合来看,胆囊结石不止一颗,在处理过程中不可忽略,在处理完第一颗的时候更要留好心眼,与第二颗位置的关系。病人入院后我们都需要做好充分的术前准备,CT、彩超、甚至磁共振都对结石位置、数量的确定有协同的帮助作用。
病例二:
中青年男性,不规律饮食,既往体检发现胆囊结石,5天前出现进食油腻食物后出现右上腹钻心样疼痛,家中吃药(消炎药、胃药……反正吃了个遍)不缓解,后来出现发热、寒战等胆道感染、细菌扩散表现。辗转至我科住院,超声因餐后及腹胀积气检查效果欠佳,急诊CT提示胆囊管结石嵌顿,胆囊壁水肿增厚,白细胞、肝功能等指标升高。
当天行急诊手术,术中见结石嵌顿,胆囊内胆汁已化脓,形成急性化脓性胆囊炎。卡在出口处的结石也被我们一一“赶”回来,以绝后患,再小的结石也不容忽视。
术后1年随访:个人饮食习惯改变,再也不因为食用油腻食物犯难,偶尔的聚餐也不担心了。
二、一石当关,万夫难耐
塞牙缝的小东西是最难受的,同样,胆囊内的小结石更折腾人。当胆囊结石“钻”到了出口的缝隙,卡在缝隙里,进出两难,每当吃东西来信号需要排泄胆汁,就是钻心的胆绞痛了。
胆囊结石的检查逃过了彩超,逃不过CT。因超声容易受气体等因素影响,CT则受制于扫描层面的厚度,两者结合就是互补缺陷,在一些逃过审判的结石是最好的制裁方法,原型毕露。
病例三:
老年女性,因“胃痛、肝内胆管结石”医院就诊,至我科门诊要求中药调理。详细询问病史及阅片后,发现胆囊形态异常——胆囊萎缩,虽未见胆道扩张,但结石不在肝内,疑点重重。最终在手术探查中证实胆囊管结石,胆囊萎缩(无功能状态)。
术后2月随访:疼痛已去除,术后消化功能甚至比术前好,饮食上基本无禁忌。
三、兄弟长得像,总会被认错
在CT上都是白点,位置挨得又近,有没有扩张的肝胆管,误认肝内胆管结石,一月、两月、半年……已经清汤寡水,已经戒骄(腥)戒躁(荤),还得忍受着缠绕甩不掉的痛,被当作消化不良治不好,被当作情志不畅、肝气郁结治不好,怀着不被看好的怀疑和质疑来到外科诊室,结果被建议切除胆囊(其实是胆囊管结石在出口嵌顿)………当完成手术后,感觉比以前都好得多,这样才过上舒坦的日子。
病例四:
老年男性,医院行多次胆道手术,肝内胆管结石仍未取净,胆管主干大结石依然残留,在我科住院,我科团队反复阅读CT、MR等影像学资料,经讨论后决定先行微创经窦道胆道镜取石,在术前做好充足预案。除了清除主干结石,还在多处狭窄位置及胆总管出口位置发现及去除关键位置结石。
四、收拾“遗留”更要慎重
胆囊可以切除,胆管却不可随意处理,不到万不得已都要保留;
结石可能再长,处理难度也相应的增大,通过内窥镜(胆道镜技术),可以最大程度的取净结石,通畅胆道;
内窥镜下的胆道就像迷宫,处理不好自己都会迷路,所以肝内胆管结石需在肝胆专科医师指导下做出个体化的方案及处理。
总而言之,胆囊结石等疾病极为高发,每个人被其带来的困扰也有不同的体会,胆囊结石的处理也来得尤为慎重,不同的严重程度、不同的症状和不同的个人需求,更需在专科医师专业意见下及时处理。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